觀點1+1

治污不力,“罰”領導與百姓同住?

蔣萌

2018年06月22日15:10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治污不力,“罰”領導與百姓同住?

背景:近日,中央督察組“回頭看”到廣東汕頭檢查練江整治情況,結果令督察組震驚:無論是事前踩好點的,還是臨時動議看到的幾條河流,均是又黑又臭﹔垃圾隨意丟棄、填埋﹔甚至在稻田旁堆放著電子垃圾。一年半時間,中央第四環保督察組留下的13個整改項目,汕頭一個都沒按時完成。督察組副組長、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建議汕頭市領導們住到老百姓旁邊,直到水不黑不臭。汕頭市的領導們當即表示贊同。

新京報發表觀點:許多地方,都存在一再拖延實施環保政策的問題,有些地方甚至在中央多輪的督察下,依然不作為、懶政。說到底,這都是沒有真正把民眾的痛點放在心裡,把自己當成了事不關己高高挂起的“局外人”。以汕頭為例,如果相關領導真的下決心治污,就不會對練江污染治理的進展數據一問三不知——當督察組問及污水管網實際建設情況時,無論是9個污水處理廠所在地的潮陽、潮南區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還是汕頭市財政、水務、城管等主管部門的局長們沒有一個能說得清楚。同樣說不清的還有兩個紡織印染中心、兩個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建設運行情況。督察組建議汕頭市領導同居民一起住到臭水河邊,雖是“不按套路出牌”,但如果真能讓一些地方官員感受當地民眾的苦楚,也沒什麼不妥。此前,在一些地方,就曾經有領導干部在治理污水時,踐行過“喝臟水”“下河游泳”等“超常”承諾。更重要的是,無論是地方領導還是公眾,都應該認識到,環保承諾無戲言,不能因為其並非常規的環保督察手段,就不嚴肅認真對待。當然,這也需要有關方面加強事中監督,有的市領導若只是在那裡住個一兩天,做做樣子,也需要按照“弄虛作假”問責。所謂言出如山,既然已經有承諾,當地領導就當不打折扣地如實履行,讓公眾看到整改的決心,當然更重要的是,最終要讓公眾見到整改的成效。

小蔣隨想:一年半時間,13個要求整改的項目,汕頭一個都沒按時完成。這不光是不顧本地群眾健康的問題,而且是對上級環保督查的陽奉陰違。某些地方官為何有這樣的膽量?新聞中,不是時常報道因環保不力被問責的人嗎?一個可能的答案是,某些地方官是在“兩害相權取其輕”。啃污染“硬骨頭”或許關系到地方經濟和稅收,以GDP為考核要點的情況雖然在改變,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思維沒有變。此外,不能排除某些干部與污染企業有利益往來,治污難免“裝樣子”。與此對應的是,問責多是黨內警告、書面檢查、約談誡勉,力度是否足夠?這之中,被免職乃至撤職的較少,即便一時丟了職務,一些人不久后可能復出、重新上任——沒准在地方行政看來,因顧及經濟、治污不力被問責者,還算受“委屈”,得有所“補償”呢。理解了上述這些,再看一些地方消極治污、糊弄環保督查,也有了“合理”解釋。就本例而言,環保督查讓汕頭市領導們住到老百姓旁邊,算是懲處嗎?連一般性的問責,某些干部都敢試著挑戰,“住到老百姓旁邊”又有何懼?說住到老百姓旁邊,真會住嗎?某些領導架子挺大,下基層不輕車簡從,還有挺多安保,會不會反而“擾民”?說到底,這不過是希望某些領導面子上挂不住,進而履職罷了。“不得不”以這種方式督促,令人汗顏。環保的確面臨各種掣肘,但是,有困難不是不作為的理由,行政治污是職責、更是己任。對治污施壓、問責仍須加碼。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國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鮮事。你評,我評,眾人評,百花齊放任君看。觀點各有不同,角度各有側重,隻要我們尊重 客觀、理性公正。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