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網友熱議

從“小事不拘”看歷史傳奇劇

章可貞
2018年01月18日17:10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近日,如何看待歷史題材影視劇在網上引起熱議。一群以秦始皇粉絲自居的網友,不滿以秦朝歷史為背景創作的電視劇《巴清傳》演藝,去廣電總局舉報。由此引發網友討論——歷史題材劇該以歷史的標准去看待,還是以藝術的眼光去欣賞?

“大事不虛,小事不拘”,這是歷史題材影視創作的一條框架。所謂大事不虛,是指對於歷史發展的脈絡以及對於真實發生的歷史事件,不能搞虛無主義﹔而小事不拘,則給歷史題材影視劇創作留下充分發揮的空間,如在服飾、道具、語言等方面進行藝術的加工處理等等,都是允許的范疇之內,甚至如影視管理部門所要求歷史劇中古漢字採取現代漢字代替,都是屬於歷史題材影視創作中“小事不拘”合理性的體現。

然而,這條原則如今遭遇了一些人的不理解,認為但凡源於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都要嚴格遵守歷史的真實性,甚至服裝道具都要完全還原當時的歷史。為何會出現這樣的觀點呢?實際上,之所以出現以歷史研究的學術標准要求歷史題材劇,既受到了信息傳播大環境變化的影響,也包含了概念混淆的認知問題。

人們將所有歷史題材影視劇都歸屬於歷史正劇。其實並不盡然,歷史正劇或者歷史題材的紀錄片,則有嚴格的要求,必須以還原歷史真實為評價准則,堅決不允許歷史虛無主義出現。

實際上,歷史題材的影視劇多指的是歷史傳奇劇——既為“傳奇”,那麼隻要有利於劇情的主旨立意、藝術表達都無可非議。相比於正劇,傳奇劇的創作空間更大。在歷史脈絡和節點真實的前提下,歷史傳奇劇既能正說,又能戲說,既能還原正史的記載,也能融合野史的傳聞。

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分屬於不同的層面,二者之間並無必然的依存關系。歷史真實是實有層面的,發生過的、存在過的就是真的,反之就是虛假的、偽造的。藝術真實則是在假定性情境中展現的真實,是抽象層面的,具備歷史的可能性、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就是真實的。歷史正劇必須以歷史真實為基礎,但藝術的眼光和標准,才是歷史傳奇劇正確打開方式。這便要求社會要以平和的心態和清晰的認知,讓歷史傳奇劇歸藝術,讓歷史研究歸學術。至於一部歷史傳奇劇作為藝術作品的好與壞,評價標准除了藝術本身之外,社會真正關心和衡量的是這部歷史傳奇劇的價值觀。如果通過藝術多樣化的表現方式,傳遞了積極、正面,自強不息和不屈不撓的正能量,傳遞了善良與關愛,對法制的信仰,那麼縱然是在小事上不拘的影視劇,依然不失為一部好的作品。

(責編:董俊彤(實習生)、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