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1+1

銀行售數十億假理財全賴個人行為?

蔣萌

2017年04月20日16:07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銀行售數十億假理財全賴個人行為?

背景:4月18日,市場傳出民生銀行北京某支行發生一起涉及金額約30億元的“飛單”及票據造假案。涉事銀行銷售“飛單”,實質是銷售假理財產品﹔票據造假,是在某企業客戶的商業票據上蓋上了私刻的銀行承兌匯票的公章,也就是蓋假章。?

錢江晚報發表魏英杰的觀點:首先,這家支行以“原投資人急於回款,願意放棄利息”為由,向支行高淨值客戶推薦一款“年化收益率8.4%”的理財產品。在執行過程中,客戶還簽署了理財產品轉讓協議、交易資金監管協議等“正式文件”。可到最后才發現,該理財產品根本不存在,而“原投資人”(轉讓方)自然也系子虛烏有。其次,此案涉及該支行從一般工作人員到副行長、行長,支行行長張穎(目前已被警方帶走調查)還親自向客戶推薦該理財產品。換言之,這是以該支行乃至以民生銀行的信用背書的一起窩案,不僅極具迷惑性,而且情節十分惡劣。更可怕的是,這起案件暴露出該支行內控防線全面潰敗,監管形同虛設。如何防范類似案件的發生,讓人深感擔憂。正規商業銀行內,在一位貨真價實的銀行行長的推薦下,購買了銀行的理財產品,相關協議上蓋的也是銀行的公章(就算是假章,又有誰能想到?),面對如此逼真的交易場景,試問有幾個人能避免掉入陷阱,不上當受騙?而如今,據悉民生銀行卻表示此事件為張穎的個人行為,這又如何讓人信服?

小蔣隨想:當下,銀行較低的儲蓄利率難免給人留下“負利率”的印象。擔憂社會保障不完善、籌劃“寅積卯糧”的百姓,自然不希望自己的積蓄漸漸貶值。所以,理財成為當下一大熱門。常見的理財方式有炒股、炒房、私募基金、互聯網平台兜售理財產品、銀行櫃台代銷理財產品等等。這之中,炒股風險高,炒房名聲不佳被管理層嚴控,私募基金公信力難考証,互聯網P2P平台頻現“卷款跑路”丑聞,無不令潛在的投資者望而生畏。相對而言,許多人覺得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由於有銀行先行“把關”乃至“背書”,似乎靠譜。可是,很多人沒有認真去看密密麻麻的投資協議,不知道銀行所賣的理財產品多屬“代銷”,銀行通常不會為代銷的理財產品提供連帶擔保責任。說白了,如果出現“最不利的情況”,投資者虧本乃至損失所有本金,銀行不負責。本例中,民生銀行北京某支行的工作人員更是涉嫌赤裸裸地詐騙——兜售子虛烏有的理財產品,公然蓋假的銀行公章。這起案件的丑惡性以及給投資者心中蒙上的陰影是巨大的。因為,普通人根本無法識破其中的貓膩。這難道是“誰遇上算誰倒霉”?在金融監管中,防范“內鬼”肯定是重要一環。“內鬼”作惡,負有失察之責的“主人”難辭其咎!本案再度提醒投資者,銀行賣的理財產品未必“保險”。

農民“採野草”被判緩刑別妄下結論

背景:近日,河南省盧氏縣法院做出一起判決。秦某因在干完農活回家時發現其農田附近的山坡上長著類似蘭草的“野草”,順手採了3株,沒想到它竟是國家重點保護植物:蘭草系蘭屬中的蕙蘭,結果被法院以非法採伐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並處罰金3000元。

錢江晚報發表項向榮的觀點:從現有的報道來看,秦某當初並不知道這是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在他順手採野花的山坡上,也沒有設置什麼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的標志,或保護區的牌子。這說明他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而為之,而且也沒有作為盈利目的而進行。依照法典,構成“非法採伐、損毀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罪名要件,隻能在主觀方面有故意才能構成,過失不構成本罪﹔至於不知道是國家重點保護植物而採伐、毀壞,更不構成本罪。一個農民路過就這麼隨手一挖,就說他是有意的,以非法採伐罪定他罪,似乎很難服眾。我覺得,該地區的有關部門倒是應當承擔一些責任。既然這裡有屬於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的蕙蘭,有沒有將該地劃為重點植物自然保護區?如果劃了,有沒有進行相應的科普和普法工作,讓附近的人們知曉?有關的報道並不是很詳細,是否有其它未說明的情況還未可知。但是,法院在判決具體案件時,不應生搬法條,就如最高院常務副院長沈德詠所言,司法審判不能違背人之常情。

小蔣隨想:當下劇情反轉的事太多,在沒有搞清所有事實之前,不宜憑一篇報道就下結論。類似的例子有大學生掏鳥案。最初有媒體報道,大學生放假沒事掏鳥玩,結果被判刑,很多人覺得大學生冤枉。后續調查表明,犯罪嫌疑人在QQ與貼吧聊天中,知道隼是國家保護動物,捕獵與售賣違法。雖然掏鳥案的量刑有爭議,犯罪嫌疑人父親還舉報向有關辦案人員行賄,但要說涉案大學生全然無辜,恐怕站不住腳。再看本例,河南省盧氏縣姓秦的農民“順手”挖了三株“野草”,“沒想到”它竟是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報道的措辭與真實的情況是否相符,值得關注。法律不能憑空做有罪推定,同時疑罪從無也要有懸疑根據。公眾有權進行民主監督,但不能聽風就是雨。法治審判也好,輿論監督也罷,都應慎重與客觀。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國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鮮事。你評,我評,眾人評,百花齊放任君看。觀點各有不同,角度各有側重,隻要我們尊重 客觀、理性公正。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