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記者手記:希望的種子
2015年11月24日09:5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眼前的喀喇昆侖公路,如同一條巨龍,在深溝河谷間延伸自如。平坦的路面和陡峭的懸崖形成鮮明對比,這樣的場景如夢如幻,似乎有些不太真實。
2013年7月,我曾經造訪過這條公路。按理說,故地重游,不該如此大驚小怪。然而,喀喇昆侖山的沿線地形何其復雜,工作和生活條件何其艱苦,山體的任何輕微運動都有可能引發蝴蝶效應,幾秒鐘之內將眼前的場景變為地質災害現場,在這裡劈山鑿路,困難可想而知!
白天奔波於多個工地採訪拍照,晚上在寒氣逼人的施工營地整理稿件。照片和文字記錄了公路的雄奇壯美,也承載了我內心澎湃的敬意。
每一位為喀喇昆侖公路奉獻過的中國工人背后,都有動人的故事。他們在懸崖絕壁上緊張施工,在狂風暴雨中搶修路基……無論是酷暑,還是寒冬,中國工人都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在亮眼的成績單背后,有誰知道他們在夜深人靜時,承受了多少異鄉漂泊的孤寂,咀嚼了多少揮之不去的鄉愁。
在採訪中,當地村民的話都很朴實,從中實實在在感受到他們對中國工人的感激和敬意。正是這條天路,播下了希望的種子。如今,很多可喜的變化正在生活中開花結果。
面對被當地人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喀喇昆侖公路,似乎有很多意料之外:地勢如此險峻,條件如此艱苦,地質災害如此頻發……然而仔細想想,公路的平坦,難關的攻克,各界人士的稱贊,也在情理之中。連接意料之外與情理之中的,是中國筑路人的嘔心瀝血與持之以恆。面對贊譽,他們,當之無愧。
《 人民日報 》( 2015年11月24日 23 版)
(責編:王倩、劉軍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