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觀點:再創工程神話
作為巴中兩國之間唯一的陸路通道,喀喇昆侖公路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不少人都稱之為巴中友誼的象征。在我看來,是中國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打通了巴中兩國之間的友誼命脈。
由於地勢險峻,災難頻發,這條公路原本是極難完成的任務,但中國人不畏艱險,在崇山峻嶺之間開辟了一條氣勢磅礡的通道,巴基斯坦人親切地稱之為“世界第八大奇跡”。2010年,我在中國當大使時,得知了山體塌方導致公路中斷的消息。一些人為公路建設遭遇這樣重大的挫折表示擔心,我卻對中國工人充滿了信心。中國路橋在反復論証后,制定了周密的整修方案,通過不懈努力,再次創造了工程神話。今年9月,巴基斯坦總理謝裡夫專門出席了喀喇昆侖公路堰塞湖改線段竣工儀式,對“友誼隧道”和工程給予了高度評價。
這條公路為什麼能在重重困難下如期完工?我想,這背后承載了很多不為人知的艱辛,更蘊含了中國人的決心、氣魄和勤奮。
喀喇昆侖公路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工程。公路的建設,有利於巴基斯坦和中國的商貿往來,通過完善道路網,提振了巴基斯坦的經濟和商貿。公路還創造了大量工作崗位,緩解了當地的就業問題,為巴基斯坦北部地區創造了理想的發展空間,大大改善了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地區民眾的生活水平,同時也帶動了巴基斯坦的基礎設施建設。這樣的工程怎能不留下好口碑?
此外,喀喇昆侖公路還是“一帶一路”戰略和中巴經濟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兩國之間目前唯一的陸路通道,喀喇昆侖公路是中巴經濟走廊的基石,能將中國新疆與巴基斯坦更加緊密地連接起來,不僅能有效促進邊境貿易的發展,也為更多工程的順利實施打下了堅實基礎。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喀喇昆侖公路5年后恢復通車,也提振了巴基斯坦的發展信心,為改善我們國內投資環境創造了有利條件。
從情感的角度來說,喀喇昆侖公路是巴中友誼的結晶。上世紀70年代,很多中國工人在修建喀喇昆侖公路時,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吉爾吉特有一座中國烈士陵園,88位為修路而犧牲的建設者長眠於此。巴基斯坦人阿裡·艾哈邁德為中國工人的奉獻精神所感動,自願在此守陵,一守就是37年。如今,兩鬢斑白的老人希望兒子繼承他的事業,充分說明了巴中友誼情比金堅。喀喇昆侖公路有效促進了兩國的人文交流,強化了巴中友誼的民間基礎,不僅縮短了地域之間的距離,也拉近了人們心靈之間的距離。
相信喀喇昆侖公路將繼續拓寬巴中兩國合作的領域,深化彼此信任。希望除了這條重要道路,巴中之間將來還能有鐵路和油氣管道相連,那將進一步增進兩國的往來,促進巴基斯坦的全面發展。衷心希望喀喇昆侖公路作為巴中之間友誼命脈,在未來的日子裡發揮更多效益,創造更多奇跡。
(作者為伊斯蘭堡戰略研究所所長、巴基斯坦前駐中國大使)
《 人民日報 》( 2015年11月24日 23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