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人民論壇:不患貧困,而患不問
剛剛閉幕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響亮地提出,堅持共享發展,保障基本民生,實施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分類扶持貧困家庭。在“十三五”的藍圖裡,實現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已經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個基本標志。
這幾年國家發展了,人民富了,但事物發展總是不平衡的。不可否認,現在仍有相當數量的人沒有脫貧。作為個人和家庭,一時受困,可能一籌莫展,作為一級黨委、政府,不能放任不管。
前些日子,在山西霍州市聽到這樣一件事。幾年前一個農村學生忽患大病,醫院要20萬元住院治療費,家長無奈,到市委求救。書記立即召集民政、教育、紅十字會等方面開會籌錢。這時有人遞上一張紙條:“這個舉動不可,隻我知道的,現周圍就有患白血病的孩子五六個,如果都找上門來怎麼辦?望慎重。”現場立即引起一陣爭論,救還是不救?書記說:“黨和政府是靠山,群眾有難才來找你。一個市領導卻不能解決一個市民的困難,還要我們干什麼?”當場籌足善款15萬元,先行住院。但這事和這場爭論也引發了他們對扶貧救困責任及制度的思考。市裡隨即出台了一個《城鄉居民臨時困難救助辦法》,規定四類家庭:父母雙亡、單親亡故、父母一方臥病、本人重殘的家庭可享受固定救助,遇有急危困難另有愛心捐助機制保証。縣財政設了專項預算。
近年來媒體上常討論一個問題,街道上有人跌倒該不該扶?順著這個思路我們也可以問一下,所轄范圍內如有人遇困,地區負責人該不該管?而經常碰到的回答是,太多,管不過來。這好像成了一個合理的擋箭牌。其實見路人倒而不扶頂多會受道德譴責,而政府見百姓困而不救,則是失職,是不作為。
從原理上講,“無產階級隻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從黨的傳統上講,《為人民服務》裡說:“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而在新形勢下,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就要求得更具體:“注重機會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實現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再從行政道理上講,政府是用納稅人的錢來管理社會,服務百姓,怎麼能見危不救呢?封建政治家都懂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何況我們共產黨人呢。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扶貧開發是最大“短板”。辦法總比困難多,組織總比個人能。事實上,一個重危病人、特困家庭之類的事,絕不可能難倒手中掌握著公共資源、財力、物力和權力的一級黨委、政府。社會發展不平衡,天災人禍、特困個案難免發生,關鍵是用什麼立場和感情來處理。不患貧困,而患麻木不仁、不聞不問。隻要有春風,就能破堅冰。
《 人民日報 》( 2015年11月03日 0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