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評論員:以前瞻性引領更長遠發展

——向著第一個百年目標邁進②

本報評論員
2015年10月28日04:2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在實現中國夢的行進坐標中,全面小康是“關鍵一步”﹔在“兩個一百年”的奮斗征程上,全面小康是第一個“百年渡口”。2016—2020,要在這五年時間裡,把一個人口比歐盟、美國和日本加起來還多的大國帶入全面小康,這是人類史上從未有過的壯舉,不僅考驗“紛繁世事多元應”的運籌智慧,更檢驗“擊鼓催征穩馭舟”的領導能力。

  用五年規劃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是中國特有的戰略模式。“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個預,就是以戰略眼光審視大勢和大局,認清機遇和挑戰,准確分析不利環境和有利條件,從而未雨綢繆,系統謀劃,趨利避害,贏得發展的主動權。“聚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既定目標,著眼於我國未來5年乃至更長遠的發展”,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入浙江、貴州、吉林等地調研,聽取對“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強調“突出前瞻性和引領性”,為制定“十三五”規劃指明了方向。

  前瞻性體現在科學准確的判斷。“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仍處在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面臨諸多矛盾相互疊加的嚴峻挑戰。這是黨中央審時度勢作出的戰略判斷。機遇仍在,要求我們有戰略定力、有戰略自信,以平常心面對壓力,保持宏觀政策的總體穩定﹔矛盾疊加,要求我們清醒認識面臨的風險和挑戰,把難點和復雜性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各種風險想得更深入一些,做好應對各種困難局面的准備。“既不能脫離實際、提過高的目標和要求,也不能囿於一時困難和問題而縮手縮腳”,這應該成為未來五年我們始終堅持的戰略原則。

  前瞻性體現在發展理念的完善。隨著我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邁進,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如何全面化解產能過剩,通過市場機制培育新興產業?如何針對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趨勢,釋放消費潛力?如何以創新為驅動,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方式?所有這一切,都要求我們增強更新發展理念的自覺性和緊迫感,以發展理念轉變引領發展方式轉變,以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實現新舊發展動能的平穩切換。

  前瞻性體現在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的辯証統一。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幫助7000多萬人口摘掉貧困帽子,這些剛性要求倒逼我們必須在規定時間節點前完成既定的任務,是推動發展的重要動力。與此同時,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不少矛盾不會隨著某一項指標的完成而消失。隻有時刻保持問題意識,緊緊抓住事關全局和長遠的重要問題,以問題為導向,切實探尋解決之道,才能在更深層次上揭示規律、把握規律,為更長遠的發展奠定基礎。

  今天的中國,正處在走向民族復興的關鍵節點。以五年規劃的制定為契機,把發展的眼光放得更遠,把奮斗的腳步踩得更實,我們必將實現預期的目標,成就輝煌的夢想。


  《 人民日報 》( 2015年10月28日 01 版)

(責編:王吉全、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