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高知女性成為道德綁架的名詞

——本文系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最近在朋友圈裡興起熱烈討論:高學歷女性當全職媽媽是浪費嗎?有人撰文指出,中國全職太太群裡“祥林嫂”不少,聊天時常回顧自己原職業的風光無限,轉而感嘆現在圍著丈夫孩子轉,最后則以“孩子需要我,犧牲也值得”的聖母形象做總結。高知女性退出職場在家庭開辟第二“陣地”究竟值不值得,引起輿論大討論。(10月9日《廣州日報》)
如果高知女性當全職太太是浪費的話,那怎樣的女性才能勝任全職太太這樣繁瑣而復雜的角色呢?難道低學歷,被冠上“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無知之人才是安心服務於家庭的最佳人選?恐怕我們對“全職太太”的定義也未免太過於狹隘。全職太太,往小了說是家庭事務的操持者,家長裡短,聯絡外界,擔任著“兒媳”、“妻子”、“媽媽”等多重角色﹔放眼整個社會,女性對家庭的服務和貢獻緊系安定穩固的作用。每個家庭都是組成社會的小小因子,有家才能組成國,萬千的“家和萬事興”才能換來“國泰民安”的理想狀態,因此,無論怎樣的人成為全職太太,也是功不可沒的,高知女性也不例外。
輿論所認為的高知女性當全職太太是浪費,無非是因為高知女性身上有“高學歷”這個標簽。“高學歷”代表著極高的文化修養和人文素質,是許多人追求和仰望的目標,但一旦它與“女性”聯系起來,恐怕又要加上許多無妄的負累。當“女博士”一詞盛行網絡時,許多男網友唯恐避之不及,認為女博士這個群體空有高學歷,但為人木訥呆板,不解風情,是與社會日常生活脫節的另類存在,致使“女博士”無奈以高齡剩女、嚴肅苛刻的形象,出現在大眾視野中,未了解,先定性,對高學歷女性的偏見盡顯無疑。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對“女博士”的身份定義是如此,那高知女性當全職太太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擁有高學歷的女性就一定要在職場叱咤風雲,縱橫捭闔?隻怕又是一場輿論偏見和道德綁架。將多年所學奉獻於工作,體現自身價值固然可行,但並不是學有所長就得賦予在位謀職的義務。若高知女性選擇怎樣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都會成為眾人品頭論足的焦點,那麼高學歷女性這個群體存在的價值恐怕要遭到當事人的質疑了,一個普通人的權利和自由尚且要得到保障,讓旁觀者去做出高知女性何去何從的價值判斷,有又何必要。
著名青年作家柏邦妮曾說:“沒有任何一種主義大過生活,沒有任何一種價值觀能綁架你的自由。”我們不能輕易隨意地評定別人的人生,也無法用自己的價值觀、道德觀干預別人的生活,高知女性是否應該擔任全職太太、告別職場,隻有身處其中,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才能做出恰當的選擇。“高學歷”只是她們身上其中一個標識,而非讓她們舍去當全職太太權利的剃刀,價值認定大可不必,道德綁架更是不近人情。
文/任靜
(來源:紅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