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國際論壇:南南合作展開新藍圖

陳鳳英
2015年09月29日08:0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中國開展的南南合作,把本國人民的利益同發展中國家人民的利益有機結合,對外援助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  

  今年是全球發展之年,也是千年發展目標的收官之年。在聯合國和各國共同努力下,這一承載著國際社會對新世紀美好生活的發展憧憬,正由願景逐漸成為現實。日前,聯合國舉行發展峰會,2015年后發展議程出發,未來15年全球發展的新藍圖呈現在世人眼前。

  過去15年中,世界經歷了自1929年“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西方金融經濟亂局,加劇國際社會對落實千年發展目標的擔憂。然而,執行結果明顯好於預期。雖然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官方發展援助普遍銳減,但是千年發展目標依然取得顯著成果。尤其是,全球減貧目標比規定時間提前5年實現。

  減貧目標的完成時間是在華爾街金融風暴后的2010年。那麼,是什麼因素加速全球減貧目標的實現?顯而易見,方興未艾的南南合作和發展中國家經濟持續發展,是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依然取得喜人成果的重要因素。無疑,金融危機與經濟衰退,確實對南北合作造成巨大影響。然而,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南南合作則如火如荼,且作用日益凸顯。據聯合國統計,2013年南南合作下的貿易額達到5萬億美元,直接投資額超過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的一半,55%的南南合作聚焦基礎設施建設。南南合作不但促進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貿易與投資,同時帶動其產能合作,創造就業機會,改善民生環境,減少貧困人口。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南南合作和完成千年發展目標中作出巨大貢獻。過去15年,中國恪守承諾,在減貧、教育、衛生等多領域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同時積極參與南南合作,為120多個發展中國家落實千年發展目標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展示出負責任大國的積極形象,得到國際社會一致認可。特別是,自2002年首次國際發展籌資會議以來,中國在南南合作框架中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市場、技術、發展經驗等全方位支持。

  一方面,中國堅持把本國人民的利益同發展中國家人民的利益有機結合,在南南合作框架下,支持和幫助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發展經濟、減少貧困、改善民生。另一方面,中國堅持提供對外援助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不干涉受援國內政,充分尊重其自主選擇發展道路和模式的權利。另外,中國堅持授人以漁原則,通過人力資源開發、技術合作、志願者服務等方式,分享發展經驗和實用技術,提高受援國教育水平,促進其各領域發展,增強自主發展的造血功能。近年來,中國與有關方共同努力,大力推動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籌建工作。同時,中國以“一帶一路”建設攜手沿線國家加強南南合作,為周邊和全球發展提供新的公共產品,致力於共同增長、共享繁榮。

  人們有理由相信,在落實聯合國2015年后發展議程的征途上,中國積極參與的南南合作將為實現到2030年消除貧困與飢餓的全球發展新目標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為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 人民日報 》( 2015年09月29日 22 版)

(責編:曹昆、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