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騰籠換鳥 鳳凰涅槃

葉小文
2015年08月31日04:1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兩隻鳥論”,形象准確地說明了“轉方式、調結構”的重大意義和方向路徑,道出了中國持續增長的動力所在

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經濟在市場經濟岸邊徘徊。眾說紛紜、躊躇不前之際,鄧小平以“貓論”,沖出重圍。今天,中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階段,經濟進入發展速度換擋、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調整、增長動力轉換的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也以“兩隻鳥論”,指明方向。

所謂“兩隻鳥論”,即用“騰籠換鳥,鳳凰涅槃”8個字,形象准確地說明“轉方式、調結構”的重大意義和方向路徑。

轉方式、調結構,從“九五”計劃時就提出,到現在即將進入“十三五”時期,始終是改革發展中一道必須破解的課題。中國經濟創造了連續增長近40年的奇跡,發展活力不斷增強的同時,經濟下行壓力也在加大,現在正處於“三期疊加”的特定階段,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惟有大力推進結構調整,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才能保持穩定增長、持續增長。“轉方式、調結構”這個十分緊迫又錯綜復雜的系統工程,如何成為統一思想、萬眾一心的綱領,真說真干、決戰決勝的行動,長期努力、近期見效的實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局面,一言以蔽之就是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

2014年3月,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在談到全面深化改革、促進結構調整時,他又一次提出早在浙江工作時就強調的“騰籠換鳥,鳳凰涅槃”。騰籠不是空籠,要先立后破,還要研究“新鳥”進籠“老鳥”去哪?要著力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充分發揮創新驅動作用,走綠色發展之路,努力實現鳳凰涅槃。

2015年3月,習近平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吉林代表團審議時一針見血指出,東北老工業基地“工業一柱擎天,結構單一”的“二人轉”組合並沒有根本改變。他用“加減乘除”形象地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破題。他說,“現在加法多,其他少,亟待補課。這個問題不解決,老工業基地難以鳳凰涅槃、騰籠換鳥。”

今年2月,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九次會議時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增強緊迫感,把更多精力用在研究增強創新能力上,著力破除制約創新驅動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完善政策和法律法規,創造有利於激發創新活動的體制環境。這更是點出了騰籠所換的“鳥”。

我們中華民族歷經磨難,現在離民族復興越來越近。但正因為越來越近,后面的每一步也越加艱難。世界銀行警告說,“隻有少數國家從低收入水平躍升到了高收入國家。世界上最失落的地區當屬拉丁美洲,它的很多國家在達到中等收入水平后,停止了增長。”國際經驗表明,人均GDP在3000美元—10000美元的階段,既是中等收入國家向中等發達國家邁進的機遇期,又是矛盾增多、爬坡過坎的敏感期。

那麼,連續增長近40年的中國,持續增長的動力何在?創造奇跡的密碼是什麼?這就是:騰籠換鳥,鳳凰涅槃。

《 人民日報 》( 2015年08月31日 05 版)

(責編:曹昆、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