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評論部:強健精神,拒絕“解構崇高”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歷史觀④

本報評論部
2015年08月12日04:0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歷史的確有“陰暗的一面”,但那些超越一己之私、超越一時之利,在權力與財富之上、在物質與欲望之上的精神,才是歷史的主旋律

    

  “所過者化,所存者神”,《孟子》中的這句話,用來描述歷史也是合適的:歷史的進程,有著教化功能﹔歷史的遺存,最重要的是精神。從這個角度看,一部歷史,也就是一部精神沉澱史、價值成長史。在歷史當中,我們理應發現一些“超越性”的東西。

  不過,現實中一些人卻無視這樣的“歷史精神”,在人類心靈的高地一腳踏空。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告別崇高”“消解意義”,把那些具有進步意義的歷史事件矮化為“權謀”“宮斗”,把那些承載精神信仰的英雄人物丑化為“投機派”“野心家”,把“個人利益滿足”作為解讀歷史、評價人物的唯一標尺。史實因而變得曖昧低級,史識則因而變得庸俗含混,歷史變成了少數人博取財富和權力的寫照。

  我們不需要“英雄史觀”,但我們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需要在歷史的鏡鑒中,校准時代的心靈坐標、引領社會的價值航向。如果說這是一種歷史觀,那就是一種“精神史觀”。那些視國家民族犧牲為“追求升官發財卻站錯了隊、運氣不好”者,那些以己度人認為“英雄都是傻子,沒有典型意義”者,那些以短期利益、局部利益為標准認為“近代史就是黨派斗爭史”者,都應該捫心一問,我們應該從歷史中發現些什麼、學習些什麼、汲取些什麼?

  “當過去不再照亮未來,人心將在黑暗中徘徊。”要點亮歷史的火炬,說到底,還需要我們自己從歷史中去總結教訓、發現規律。把歷史異化為蠅營狗苟的厚黑學、勾心斗角的權謀術,從歷史中打撈的是殘渣而不是精華,汲取的是糟粕而不是養分,關注的是如何靠機心取巧,而不是怎樣為正義代言。進而把一切歷史行為庸俗化、歷史人物污名化,為理想獻身的英雄不存在了,為民族大義奮斗的群體不存在了,那些照亮人類心靈和精神的理想信念也不存在了。

  我們不諱言利益,相反,利益是歷史的重要動因,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力量。不過,如果把利益視為少數人對權力和財富的攫取,就難免戴上“個人利益”的有色眼鏡分析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這樣的歷史觀也是現實的投射。在現代商業社會的沖擊、消費主義的洗禮下,在“消費優先”“物質至上”的步步緊逼下,一些人慣常以今度古、以己度人,讓理想、信仰、道德這些美好的德行在歷史認知中步步退卻,看不到在個人之上還有國家、民族乃至人類,因而形成了榮辱顛倒、是非迷失的歷史觀。

  如果站在上下五千年的智慧之基上,仍然隻能看到眼前的方寸之地、執著於一厘一毫之得失,甚至解構歷史、厚誣古人,那無疑是寶山空回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要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井岡山精神和蘇區精神是寶貴精神財富﹔多次比喻,“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歷史是最好的老師”“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學習黨史國史是“必修課”﹔多次要求“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精氣神”,要“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歷史不能復制,精神卻可傳承,端正我們的歷史觀,才能擦亮歷史沉澱的精神瑰寶,為民族復興提供更強大的價值支撐。

  “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沖過去的。”我們需要從歷史中汲取一種雄健的力量,獲得一種超越的境界。曾寫下《國富論》的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其另外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論》中,開篇就講道:“無論人如何被視為自私自利,但是在其本性中顯然還存在著某種自然的傾向,使他能去關心別人的命運,並以他人之幸福為自己生活所必需。”歷史的確有“陰暗的一面”,但那些超越一己之私、超越一時之利,在權力與財富之上、在物質與欲望之上的精神,才是歷史的主旋律。而這些,也正是我們最應該傳承發揚,並使之在歷史長河中奔流不息的精神洪流。

  《 人民日報 》( 2015年08月12日 05 版)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歷史觀”系列評論:

 

(責編:王吉全、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