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違背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

民主制度不能強制移植(大勢所趨)

徐崇溫
2015年06月14日05:1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21世紀初期,在前蘇聯和中東北非地區,如格魯吉亞、烏克蘭、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相繼發生了以和平的、非暴力方式進行的政權更迭事件。由於在這類事件中往往以顏色為標志,因而被稱作“顏色革命”。

  發生“顏色革命”的國家,有的經濟發展緩慢,失業率高,人民生活長期得不到改善﹔有的國內民主生活不充分,官員貪污腐敗嚴重,內部矛盾比較尖銳﹔有的放鬆警惕,執政者與反對派溝通不足,給反對派利用經濟社會問題發動游行示威等提供了可乘之機。但這些國家發生“顏色革命”都有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的外部因素,就是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的輸出民主戰略。

  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歷屆政府都把自由民主當作其重要的輸出品。特別是小布什任總統以來,以“民主和平論”為理論支柱,以強大的經濟、科技和軍事實力為基礎,干涉別國內政,強制推行西方民主制度。“民主和平論”鼓吹國家政治結構同國與國之間的和平存在因果關系,認為同屬民主制度的國家之間通常不會打仗,因而美國就把輸出和推廣西方民主制度當作維護世界和平的前提和保証。小布什卸任后,繼任的奧巴馬又承續了這項推廣和輸出民主的事業。

  美國首先利用媒體為發動“顏色革命”制造輿論氛圍,搜集現政權的錯誤、弊端,盡量夸大,以激起群眾的不滿和反抗情緒﹔同時,向民眾灌輸美國價值觀,使人們認同美國的經濟政治制度﹔培植大量非政府組織,全方位培訓反對派領導人,抓住政府換屆選舉或突發事件的時機,通過各種街頭政治活動, 達到推翻現政權的目標。美國通過輸出民主策動“顏色革命”的這一套理論和實踐,就是在西方國家也遭致廣泛批評。

  一是美國的國家安全戰略應建立在保衛國家核心利益上,而不應追求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其他國家。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指出,布什的“民主化”戰略強制輸出民主,將會帶來復雜局面,引發地區動蕩,使美國維護地區穩定的成本不斷增加。

  二是民主能解決一切問題只是神話,民主國家之間不打仗是因為有共同利益,而不是因為有類似政治體制。美國《國家利益》網絡周刊曾發表文章說,共同的民主制度並不足以成為集體行動的基礎,認為民主能解決一切問題隻會導致災難。

  三是西方民主也有不光彩的一面,美國不應把促進民主作為其外交政策的重點。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曾發表文章指出,西方民主通常也會引發許多問題,甚至可能導致專制。

  四是強行輸出民主改造世界,是一種具有野蠻性的行為。英國歷史學家霍布斯鮑姆發表文章說,20世紀的發展歷程証明,一個國家是無法改造世界或簡化歷史進程的,也不可能通過越境向國外輸出制度和文化,輕而易舉地實現他國的社會變革。

  而從輸出民主的實施情況來看,由於任何國家的民主體制都在本土上成長和發展,具有自己獨特的歷史條件和民族特性,因此雖可借鑒經驗,卻不可照抄照搬。而且,強制移植民主所帶來的隻能是政黨林立、政局動蕩、社會分裂和經濟倒退。例如,烏克蘭在爆發“橙色革命”之后,國內通貨膨脹嚴重,主要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揚,經濟面臨困境。

  從政治法律的角度來看,輸出民主、顛覆別國政權的“顏色革命”更違反了《聯合國憲章》和現行國際法關於國家主權和不干涉別國內政的一系列明確規定,與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時代潮流背道而馳。事實說明,在經濟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極化的條件下,隻有尊重世界的多樣性,才能保証各國相互尊重、和睦相處、共同發展。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制度,歸根到底要由各國人民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和變革,而不能照搬照抄他國,更不允許別國越俎代庖。一個和平相處、共同發展的世界,隻能是各種文明相互交匯、相互借鑒,所有國家平等相待、彼此尊重的世界。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哲學所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15年06月14日 05 版)
(責編: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