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觀點)

人民日報評論部:畫出最大的同心圓

——增進當代中國的共識度①

本報評論部
2015年05月25日04:2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是差異造就了萬事萬物。但如果隻有差異,世界也無法成為一個整體。在所有制形式、社會階層、社會思想觀念更加多樣的今天,人們越來越深切地感覺到,求取最大公約數、凝聚思想正能量是多麼重要。

  共識的土壤是尊重包容而不是壓服強制,是相互體諒而不是零和博弈。很多時候,共識的獲取不僅需要高的智商,而且需要高的情商﹔不僅需要寬廣的胸襟,而且需要科學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方法,有賴每一個人付出艱難的努力。而一旦穿過一條條叢林中的小路,一起走到寬闊的原野,那種輕鬆愉悅的心情,會讓你感到之前的所有付出都是必需的和值得的。

  從今天起,我們推出“增強當代中國的共識度”系列本報評論部文章,與讀者一同探尋多元社會中增進共識之道。 

  ——編 者 

  

  隻要我們把共識的圓心固守住,包容的多樣性半徑越長,畫出的同心圓就越大

      

  小到看不見的原子,大到整個太陽系,圍繞核心的圓周運動,讓這個世界多姿多彩又井然有序。同樣的原理,也適用於我們處身其中的社會。將無數個人聯結為整體的,是相似的情感、價值,一致的原則、目標。這些“看不見的手”讓思想行動有共通的基礎、讓社會生活有共同的規則,它們是一個社會產生強大凝聚力的“公約數”。

  上周召開的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提出“找到最大公約數”的問題。歷史上,統戰工作“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是我們的法寶之一。從這個角度看,增強當代中國的共識度,也是為了彌合不同群體、不同階層的差異,讓億萬人民結成一條牢固的“統一戰線”,畫出最大的同心圓

  這兩年多來,很多人都有一個感覺:那條將我們聯系在一起的紐帶,更加堅實。“作風建設”與“反腐倡廉”雙管齊下,“深化改革”與“法治中國”兩翼齊飛,鐵腕務實的迅疾行動、推心置腹的思想工作、念茲在茲的民生情懷,讓國家上下良性互動、國民信心不斷提升發展的共識、改革的共識、法治的共識、反腐的共識、核心價值觀的共識,正在一步步努力中逐步形成。這些共識作為主旋律,與無數個體的切身感受、情感意願和心理預期不斷交織、激蕩,匯成當代中國精神世界的“最美和聲”。

  歷史與現實証明,人心向背、力量對比是決定事業成敗的關鍵。縱觀近年來世界各地的紛爭,從西亞北非推倒“多米諾骨牌”到美國政府一度停擺,從倫敦、巴爾的摩街頭火光沖天的騷亂到極端勢力的暴行震驚世界,各國政治危機的相似之處就在於,共識缺失加劇社會裂痕,最終陷入動蕩失序。而中國從破除計劃經濟的放權讓利,到今天更加注重社會的公平正義﹔從走出“一大二公”的大鍋飯時代,到在多元時代重新強調國家意識,既是社會螺旋式進步的體現,也是現代化發展規律的必然。這樣的對比告訴我們,必須抓住“人心”這一最大的政治,促進和鞏固來之不易、難能可貴的共識。

  從尋找“社會共識”到建設“共識社會”,我們還需跨出一大步。偏僻縣城一聲槍響,激起混沌真相與模糊認識齊飛,即便最終塵埃落定,立場的裂痕也一時難以彌合﹔面對公眾人物的一段視頻,不同觀點人士各執己見站隊攻訐,斷裂的輿論讓對話難以進行﹔即便是成都街頭一次交通糾紛,也是“你說你的,我講我的”,幾無交集的爭吵讓最基本的判斷缺席……如果說,在一些宏大的理念層面,我們已經有了公約數,那麼現在的問題就是,如何使之成為社會生活的前提,包容更多具體而微的不同看法和多向度思維。這是一個社會和諧的問題,更是一個凝聚人心的問題。

  增強共識度,說到底是要增強民主的力量。不是誰的聲音大、調門高,誰就天然有更多發言權。巴掌打不出共識,嚷嚷也隻會讓每個人都聽不清楚。政治學上有一種說法,叫“重疊共識”:隻要承認合理分歧,就能夠找到底層的共識,從而形成討論的基礎。恰如貓有長毛短毛,有黑色白色,但我們總能根據一系列特征,判斷出這是一隻貓。在公共平台的討論中、公共事務的決策中,我們觀點上可以有分歧,態度上卻應有共識﹔認識上可以有分歧,底線上卻應有共識﹔判斷上可以有分歧,規則上卻應有共識﹔現實選擇上可能有分歧,未來目標上卻應有共識。有了這樣的共識民主,才能找到最大公約數,增強整個社會的黏性

  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處理好“一致性”和“多樣性”的關系。凝聚社會共識,同樣如此。“非一則不能成兩,非兩則不能致一”,一方面是不斷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礎,鞏固已有共識、形成新的共識﹔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揚民主、尊重包容差異。毛澤東曾經說過,所謂政治,就是把擁護我們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對我們的人搞得少少的。隻要我們把共識的圓心固守住,包容的多樣性半徑越長,畫出的同心圓就越大,能夠團結的人也就越多,十幾億國人終將凝聚成不可戰勝的“中國力量”。


  《 人民日報 》( 2015年05月25日 05 版)

(責編:宋煦冬、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