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0日從公安部門獲悉,隨著我國反腐敗斗爭的深入,近期有個別網民蓄意編造一些混淆視聽、擾亂人心的惡性謠言,社會影響極其惡劣。目前,公安機關根據群眾舉報,已經依法對2名在網上編造、傳播謠言的網民予以刑事拘留,並對37名編造、傳播相關謠言的網民予以治安處罰和教育訓誡。
自打有了網絡媒體,網上謠言就成為一些多事者播弄是非、滋生事端的平台。人們堅守網絡誠信、反對造謠惑眾的斗爭一刻也沒有停止。繼今年昆明“3·01”暴恐案發生,涉嫌散布謠言信息、故意制造恐怖情緒的45名網上造謠者受到治安處罰之后,公安機關再度果斷出手,查處伴隨反腐敗斗爭深入引發的種種謠言。故意編造、傳播謠言的始作俑者馬某、裴某被刑事拘留,37名造謠傳謠者受到治安處罰和教育訓誡,再次彰顯了國家堅定維護網絡秩序、嚴懲網絡造謠違法行為的決心和意志,具有極強的震懾和警示意義。
網絡是虛擬社會,但絕非法外之地。去年8月由中國互聯網大會倡議堅守的“七條底線”,既是業界共識,也是行業規范,是每一個網絡人必須恪守的行為准則。隨后由兩高發布的《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更是將“七條底線”的內涵要求,上升和具化為司法條款,為人們的網絡發聲劃定了明晰的法律邊界,也向利用網絡造謠滋事等違法犯罪行為亮出了利劍。 縱觀兩起案件中一些別有用心者編造諸如“北京到上海上空已經軍事管制”、“封鎖機場抓XXX”之類的政治謠言,混淆視聽、擾亂人心,其惡性負面影響不可小視。對這種公然逾越“法律法規”、“社會公共秩序”和“信息真實性”等網絡底線,故意散布傳播謠言的惡意造謠者,必須依法嚴懲不貸。
謠言止於智者,更止於治者。遏制網上謠言,必須喚起億萬網民、充分彰揚法治。首先要不斷重申和強化“七條底線”,讓其警鐘長鳴、警示長效。無底線便無規矩、無秩序便無未來。廣大網民要常存敬畏心,慎用話語權,明確是非線,擦亮辨假眼,切實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為營造誠實守信的網絡環境貢獻力量﹔其次要善於發現網上謠言,敢於及時舉報謠言,讓散布謠言者付出刻骨銘心的違法代價,以對謠言零容忍、不放過的責任心和使命感,阻止謠言的傳播蔓延,爭做終止謠言的智者與治者。(張玉勝)
(來源:法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