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記中國:用一個詞來表述一些地方政府誠信缺失:“臨時工”!每次曝光某地的焦點事件時,往往出來的都是網民認為的“頂替者”,或者是個“犧牲品”。不管真的假的,每每發生這些焦點事件的時候,都會出來一個“臨時工”。“臨時工”,不能成為貶義詞!
@肖永樂: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強。誠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基礎。政府誠信一旦缺失,政令將難以暢通,民生將難以保障,公信力將大幅降低。推進政務誠信建設,應切實加強政務公開、道德建設和制度建設,創新社會管理,實現社會公平公正,取信於民,立信強國。
@群山環抱47830:對大家反映的問題應該有人管,隻有有人管、管到位才能讓人信。共產黨推翻蔣家王朝是因為窮苦百姓信任而追求,紅色延安也是有志青年信任而投奔了她。信任就是民心,有信任就有民心。
@lehuozhu:動員全社會方方面面的力量,進行輿論監督和綜合治理,逐步改變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頑疾,改變攀比的心理和觀望的麻木狀態,回歸良好的風氣。
@太極中平:當一個人情能抵消10份文件時,大家都會覺得政務部門沒有誠信。失信者對此心知肚明,但是因為利益,他們會有一萬個堅持。不按白紙黑字做,隻按他的理解辦,這叫終端解釋權。有此法寶,不管什麼上級,都好糊弄。上級批評,他用基層實際推脫,群眾質疑,他用政策專業卡位。要誠信何用?
@80猴票:政府是社會信用制度的制定者、執行者和維護者,又是公共信用的示范者,由此決定了政務誠信在社會信用體系中處於核心地位。如果政府不講誠信,企業誠信就難以做到,個人誠信就更無從談起。比如一些政策性獎勵措施、經濟性補償和一些地方政府每年要為民辦的實事,一旦承諾就必須兌現。
@淇縣徐愛民:隨著政務公開的推進,政府部門普遍開通了網民留言板。但是,很多留言板名義上是上級政府部門開辦的,但是答復還是所在地政府。一些網友本來期望借助上級政府的力量促進問題解決,結果問題還在本地政府打轉轉兒,難免會讓他們抱著希望反映問題,最終得到的只是失望。
(更多網友精彩留言內容,敬請登錄人民網,參與人民微博·微話題互動討論。)
《 人民日報 》( 2014年07月08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