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看球,最怕0︰0。
自打世界杯開始電視直播以來,除了2002年那次,熬夜看球就是中國球迷的規定動作。這會不會加劇大家對提神醒腦的藝術足球的喜愛,而對昏昏欲睡的功利足球大加撻伐?有可能。
這麼看,至少在無心睡眠的層面上,巴西世界杯對球迷腎上腺素的刺激頗有建樹。然而,攻勢足球的回潮是否說明大家都一心想奉獻藝術足球而自覺擯棄嚴防死守的功利足球,也未見得。
烏拉圭記者兼作家愛德華多·加萊亞諾在他的《足球往事》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述:曾奪得1924年巴黎和1928年阿姆斯特丹兩屆奧運會男足冠軍的烏拉圭隊當年震驚歐洲,當烏拉圭隊的球星安德拉德像橡皮人一樣將球帶至前場而不被任何對手碰到,法國記者們很想知道這種令對手石化的“巫術”的秘密。追問之下,安德拉德透露了這個巫術的配方——球員們被訓練去追呈“S”形逃跑的雞。於是聽者相信並報道了南美足球的“追雞訓練法”。
前現代足球留下這樣的軼聞,可見歐洲和南美對足球的不同理解那時已現端倪。但時至今日,由資本驅動的豪門俱樂部和職業聯賽已成為現代足球的發展根基。無論藝術足球還是功利足球,沒有哪一種風格能夠以無視勝利為代價。
西班牙將以控球為核心的技術流發展到極致,眼下卻落入為控球而控球的怪圈,於是在荷蘭隊精准制導的長傳面前倉皇四顧。曾以鏈式防守聞名於世的意大利隊,如今的防守反擊也透露著不俗的進取心。梅西的肩上扛著復興阿根廷足球的大旗,但在他身后,這支阿根廷隊對他的支援遠不及巴薩隊友,能走多遠的疑問仍揮之不去……
世界杯上,人們期待不同風格的足球升級與碰撞,在針尖對麥芒的較量中,技戰術的探索與演變自然沒有止境。四年一屆的世界杯,如果能夠成為足壇展示發展潮流與最新成果的舞台,無疑是球迷之幸。
對此,西甲新科冠軍——馬德裡競技隊主帥西蒙尼的觀點也可資佐証:“足球總是不斷進化發展的,從來沒有最好的戰術,也沒有人能告訴你足球的真理。不論通過什麼方式,最重要的都是球隊取勝。但所有球隊如果都踢一種戰術,那麼足球會很無聊。”
誠哉斯言。迄今為止,足球要算人類發明的相當有趣的游戲。當這個游戲進化為四年一度的星球盛事,進化為幾十億美元的龐大產業,人們對其最低要求和最高要求其實也可以“很藝術”地濃縮為三個字:別無聊。
《 人民日報 》( 2014年06月17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