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一名女登山家日前去珠峰南坡登山,自稱成功登頂卻遭受質疑:乘直升機從大本營抵達二號營地后登頂珠峰,這難道也能叫成功登頂?起初,這名女登山家乘坐直升機登山的消息並沒有得到其本人的証實,就在前幾天,這名實際身份是一名女企業家的登山家自己承認了乘坐直升機到達二號營地的事實。
不需要借助專業知識,也不需要知曉行業規范,普通人對這種借助直升機達到一定高度后的登頂行為完全可以作出判斷:如果這樣的登頂行為也可以稱之為成功登頂,那簡直就是對從大本營出發徒步登頂行為的褻瀆。
對於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將登山的目標定位於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乃至珠峰,輿論多以贊賞有加的立場進行報道。盡管企業家加入登山隊伍將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消耗悄然轉化為新的攀登珠峰模式,但新聞報道中多以“登頂珠峰門檻越來越低”的調門進行調侃,並無過多苛責。畢竟是業余登山愛好者,即便多費幾瓶氧氣、多雇幾名向導,能夠成功登頂也殊為不易。
令人頗感不適的是,有些恨不得靠人背肩扛登頂珠峰的登山愛好者,回到日常生活中卻將自己包裝成登山英雄四處宣揚。更有甚者,有些自以為有點名氣的精英人士,不過是跑完了幾個馬拉鬆,卻認認真真把自己當成了角兒,那樣一副自鳴得意的嘴臉哪裡還找得到對運動的熱忱和對自然的敬畏?
其實,無論是跑步、登山,還是漂流、橫渡,這些挑戰自我極限的運動,都隻與個人愛好相關。在這些挑戰自我極限的運動中,能夠參與並完賽的愛好者越來越多,是不爭的事實。即便是有人取得了常人難以企及的成績,也不過是承受住了挑戰、驗証了自己的水平而已,絕不應該成為沾沾自喜乃至招搖過市的理由。遺憾的是,有些人已將挑戰自身極限視作牟取名利的手段,至於體驗運動魅力、展示體育精神早已被拋到九霄雲外。
喜歡登珠峰、能夠登上珠峰的人越來越多,喜歡跑馬拉鬆、能夠跑完全程馬拉鬆的人越來越多,喜歡橫渡、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橫渡的人越來越多,這都是時代進步、社會進步、科技進步的產物。但越是挑戰自我極限之時越應保持應對挑戰的敬畏心和面對榮譽的平常心,其間所有敗壞運動聲譽、褻瀆體育精神的行為都必然會遭到人們的唾棄。
《 人民日報 》( 2014年06月09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