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期2014年1月24日

■微聲音:今年,回誰家過年?

    @Jeff?正先森:每年過年回誰家都是獨生子女家庭的難題,尤其是跨省異地的,按傳統觀念,女人嫁給男人就要聽從婆家,男人入贅則要從命娘家,這些對新時代的年輕夫婦還有效嗎?
    @白菜?:今年我和老婆假期對半分,先回她家,再回我家。這樣和雙方父母都能團聚,會比較和諧。以后准備一年在男方家過,一年在女方家過,每年輪流去對方家過年。先遷就一下對方,先去他?她家,明年一起來自己家也都順理成章心安理得,提前避免杯具發生了。
    @商都婚嫁網:回家過年本來是一件開心幸福的事情,也是家人團圓表達孝心的時刻,如果僅僅因為去哪過年而大傷和氣,真是不值得。按道理,女人結了婚可不就是去婆家過年嘛!如果回娘家過年,也是可以和家人好好商量的,沒必要在這個事情上爭個誰是誰非。
    @sunshine的風景:這往往要女方做出遷就,真的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啦。結婚近十年,每年我都很想回娘家和爸媽一起過年,但都沒實現。嫁出去的女兒真的就像潑出去的水?
    @我是馮馮啊:條件允許的話,可以接雙方父母來團聚。

    @Jeff?正先森:每年過年回誰家都是獨生子女家庭的難題,尤其是跨省異地的,按傳統觀念,女人嫁給男人就要聽從婆家,男人入贅則要從命娘家,這些對新時代的年輕夫婦還有效嗎?


    @白菜?:今年我和老婆假期對半分,先回她家,再回我家。這樣和雙方父母都能團聚,會比較和諧。以后准備一年在男方家過,一年在女方家過,每年輪流去對方家過年。先遷就一下對方,先去他?她家,明年一起來自己家也都順理成章心安理得,提前避免杯具發生了。

    @商都婚嫁網:回家過年本來是一件開心幸福的事情,也是家人團圓表達孝心的時刻,如果僅僅因為去哪過年而大傷和氣,真是不值得。按道理,女人結了婚可不就是去婆家過年嘛!如果回娘家過年,也是可以和家人好好商量的,沒必要在這個事情上爭個誰是誰非。

    @sunshine的風景:這往往要女方做出遷就,真的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啦。結婚近十年,每年我都很想回娘家和爸媽一起過年,但都沒實現。嫁出去的女兒真的就像潑出去的水?

    @我是馮馮啊:條件允許的話,可以接雙方父母來團聚。

■相關策劃

編讀往來

人民網要聞部出品
本期責編:方曄雲
郵箱:shidian#people.cn (發信時請將#改為@)

掃描“人民視點”欄目二維碼

點擊查看往期“人民視點

“過年回誰家”真是個事兒嗎?

分享到:

女:“哪條法律規定過年女人一定要回婆家?”男:“這不需要法律規定,這是人之常情。”——這是電視劇《新結婚時代》裡的一段經典對白。隨著春節的臨近,類似的情景在許多“雙獨”夫妻之間真實上演:春節團圓,該回哪個家過年?

調查:三成夫妻曾因“過年回誰家”吵架

兩口子老家不在一個城市,又是家裡的獨生子女,過年這幾天去娘家還是婆家,成了最糾結的事情,一方團圓注定著另一方要“每逢佳節倍思親了”。

近三成夫妻因回誰家“內戰

近日,新京報抽樣調查100對在京工作、老家不在一地的夫妻,有28對夫妻曾為了過年回誰家吵架,同時有19對夫妻經過“較量”,干脆把老人接進北京過年。國內民意調查機構零點指標最新調查也顯示,在調查的6個城市中,因“除夕去誰家過年”發生過爭吵的夫妻達28.4%。在調查的6個城市中,天津夫妻因過年回家吵架的比例最高,為33.3%,最低是廣州(22.2%),北京、上海、武漢、成都夫妻吵架的比例均在27%~29%之間。


兩成人選擇輪著去雙方家

在商量之后,選春節七天兩家跑的夫妻最多,有29對。大部分是因為家在一個省,路途稍近,但距離很遠的也選擇了雙方父母都照顧到。結婚兩年的劉小姐和丈夫一個在黑龍江,一個在河北,他們除夕到初三在男方家,初四再回到女方家。“過年一是忙活,二是樂和,我們折騰點沒啥。這點我倆觀念一致,所以沒有爭議。”網友“貓”說,婆家是廣西人,結婚第一年先回了婆家,丈夫發現消費太高,於是決定今年過年回娘家,“十一”國慶去婆家。


爭執后19對夫妻在京過年

18對夫妻選擇堅持在婆家過年,因為這是很多家庭的傳統,不能打破。從江蘇省邳州市嫁到北京5年的王女士認為,夫唱婦隨,就這個傳統,過年肯定會去夫家。但也有不同意的妻子,夫妻拌嘴也多因於此。“南方濕冷,咱北方人實在受不了,有一次去他家,兩個‘小太陽’都不管用,最后凍得我去賓館開房。”北方人彥女士說,今年她決定把丈夫的母親接到北京過年。像彥女士一樣,經過爭執,干脆把雙方老人接到北京過年的夫妻有19對。[詳細]

“過年回誰家”為何成80后夫妻關系“雷區” ?

“一家一個娃,過年回誰家”,對於家在異地的夫婦來說,“春節回誰家”卻是一個令人糾結的難題。尤其在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步入婚姻的當下,這個矛盾幾成夫妻關系的“雷區”,折射了社會轉型期的煩惱。


這是傳統與現實碰撞的煩惱

一則故事耐人尋味。男方接到老家母親來電:“兒子,告訴兒媳‘嫁雞隨雞’,回婆家過年是個老理兒。否則,我和你爸在親戚面前會沒面子。”女方母親聞之不悅,對女兒說:“問問你那做計生干部的婆婆,她宣傳計劃生育國策時,不是講‘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嗎?”產生“回誰家過年”矛盾的更深層次原因是傳統男權思想與現代女權主義的沖突。新時代的女性早已經把自己當作了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從夫居”的觀念已逐漸淡化。


這是“空巢家庭”的養老煩惱

目前,我國1.78億60歲以上老人中,約一半人過著“空巢”生活,遭遇“老來怕空”之痛,因此,尤其看重講究親人團聚的春節。可是我國現有兩億多獨生子女,“四二一”家庭增多,一對小夫妻面對4位老人,顯然分身乏術。而眼下居家養老為主、機構養老為輔的社會化養老體系,更多的是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不足,沒有相應的服務去緩解老人過年膝下無子的缺憾。


這是夫妻“無証上崗”的煩惱

在以往家族主義濃厚的空氣裡,婚姻起著父母侍奉、宗族承繼的功效。而今轉型期的中國,正經歷“核心家庭轉變”,即以親子關系為軸心轉向以夫妻關系為軸心,夫妻雙方的感情越來越為個人所看重。遺憾的是,面對新情勢,多數夫妻沒有崗位培訓,缺乏現代婚姻家庭觀念和技能的指導,“一見鐘情,婚了。一怒之下,離了”,閃婚、閃離現象日益突出。[詳細]


這是跨地域婚姻矛盾沖突下的煩惱

“過年回誰家”再度引起爭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移民城市的出現。以前人們大多不會離開故鄉工作,但現在變了,尤其像北上廣這樣的移民城市。來自五湖四海的孩子都可能在這裡工作,若家鄉相距較遠的男女結成夫妻,很難在春節7天間往返於兩地。這種南北結合型婚姻,雙方生活習俗差異較大,以前“從夫居”,女性都要花上一兩年的長期生活去適應,現在就那麼一兩天,肯定不適應,產生了不愉快,有的女性也有可能會選擇逃避。[詳細]

爭來吵去鬧離婚 網友為“過年回誰家”支招

方案一:各回各家 各找各媽

優點:分頭盡孝,各不得罪

缺點:有棒打鴛鴦之嫌

推薦指數:★★☆

“一年忙到頭,到了年終才能跟父母團聚一下,兩方老人的感情都要顧及到。”深圳的張先生結婚7年,對於春節回家的問題,他早早就和妻子達成了協議,選擇“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張先生說,第一次“分頭行動”,還是讓雙方父母感覺奇怪,“雙方的老人都想見孫子,兩家都在問,怎麼不一起回呢?”然而,經過第一次的嘗試,雙方父母最終同意了夫妻倆的決定。算上今年,張先生和妻子分開過年已有5年時間了,“確實感覺很輕鬆,跟父母聊天的時間也多了”。


方案二:婆家娘家輪流坐庄

優點:顧及雙方感受

缺點:總有一方雙親守空房

推薦指數:★★★★

在上海工作的曉欣和丈夫都是獨生子女,但倆人的老家一個在湖南,一個在安徽。不過,雙方父母都是開明之人,因此他們協商好,每年去一方的家中過年。問題看似合理解決了,但雙方各自心中仍有些無奈和失落。第一次去男方家過年時,曉欣心裡很不是滋味,“感覺挺對不起父母的,不能和他們團聚,也不能幫他們分擔家務”。雖然心存無奈與失落,但曉欣認為,既然是大家協商的結果,未經爭執就能解決問題也是好事。


方案三:婆家過年娘家拜年

優點:隻要家鄉離得近,這就是最佳方案

缺點: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推薦指數:★★★

許青和丈夫都在南京當老師,有著令人羨慕嫉妒恨的寒暑假。且他們的老家都在省內,春運坐車也不擁擠,因此春節期間兩家都能回。不過,對於先回誰家過年,許青小兩口也有講究:先去男方家,再去女方家。在許青看來,男方既然承擔了買房的絕大部分任務,就理應先去男方家。許青強調,這並不是男方的大男子主義,也不是女方的自損身價。她認為,許多女性總是在分享權利的時候說平等,等到分擔義務時,卻說男性要承擔更多,這樣做有失偏頗。


方案四:隻回婆家過

優點:傳統觀念得到忠實傳承

缺點:白天永遠不懂夜的黑

推薦指數:★★

因為生活在一個注重家庭觀念的環境裡,郭先生年年都要趕在大年三十前與家人團聚。這種情況在他結婚后也沒有變化,帶著妻子回家過年是他堅守的原則。令郭先生覺得幸運的是,他的妻子並沒有反對這樣的安排,由於與公婆相處融洽,妻子在老家過年的經歷也相當愉悅。作為對妻子的彌補,郭先生也頗費一番心思:“平時有節假日,我會提議去妻子的家裡轉轉,陪陪老人,讓他們知道我們的日子過得不錯,感情也很好。”


方案五:婆家娘家一起過

優點:兩家人實現團圓

缺點:相處容易,相住難

推薦指數:★★★☆

林凌、鐘青霞是一對典型的80后“雙獨”夫妻,林凌是河南人,鐘青霞是湖南人。雙方父母各自掏了部分錢付了首付,為他們在深圳購置了一套80平方米的小三房。今年入伙,雙方的老人家都被請來暖房。一家六口住在一起,不到兩天,問題就來了。“老公偷偷跟我說,他父親吃不慣我媽媽做的菜,嫌太辣了。我媽也覺得我婆婆說話太大大咧咧,不尊重人。”鐘青霞說,現在她和老公每天都左右逢源,生怕哪件事情做不到位,成為雙方“開鬧”的導火索。


方案六:帶著父母旅游過年

優點:合家團圓且無需應酬

缺點:錢包縮水

推薦指數:★★★

剛剛結婚的李小姐告訴記者,她和丈夫打算叫上父母一起去泰國旅游過年,在外面感受過年的氣氛。“父母這麼大歲數了,也沒出過國,這就打算帶他們出去走走。”李小姐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家六口,每人的出行費用是2500元,一共花費15000元,“比去東北看雪還便宜,何樂而不為呢?”李小姐與丈夫商量,丈夫一口答應,雙方父母也覺得過年出國挺新鮮的。“在外面玩上一個禮拜以后也就該上班了,這樣也不會有因為回誰家過年而煩惱。”[詳細]

聚焦80后夫妻過年回誰家之爭 折射探親難現實

過年回誰家,事小問題大

這個問題表面上“80后”小夫妻的家庭矛盾,但實際上,問題的根源來自於社會現實,比如有春節火車票難買,兩地回家不方便﹔比如休假制度不健全,一年才能回一次家等因素。對於小夫妻因為過年回家吵架、打架,甚至離婚的現象,不能僅僅局限在質疑年輕人對待婚姻的態度和價值觀上,而應該透過這些現象來反思,整個社會應該如何面對這類情況的普遍存在,應該如何協調老人渴望孩子回家團聚與孩子因為客觀原因無法完全滿足老人願景的矛盾。[詳細]


“去誰家過年”應是多項選擇題

事實上,去誰家過年,並非一道單項選擇題,而是一道多項選擇題。比如,夫妻雙方協商好,一年回婆家,一年回娘家﹔又如,把雙方父母聚在一起,過個真正的團圓年﹔再如,與其為回誰家過年爭吵不休,不如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選擇輪換型、趕場型,還是選擇合伙型、單飛型,都要考慮雙方具體情況,實在不能兼顧時,要多與父母解釋和溝通,特別是要做到:人不到,情要到,禮要到,祝福要到。[詳細]


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養老服務能力建設

過年圖的就是一個歡樂祥和,如果為“春節回誰家”鬧得不愉快,甚至離婚,會進一步削弱傳統節日的現實土壤。對此,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養老服務能力建設,創新服務方式,豐富服務內容,如組織空巢老人旅游過年等。兒女應關注對父母的精神贍養和親情滋養,回家過年固然很好,常挂念父母、常關心父母更加重要。作為老人,也要體諒子女的不易,多換位思考,做好傳統觀念與現代意識的結合。[詳細]

幸福的婚姻,不是沒有問題的婚姻,而是善於解決問題的婚姻。面對“過年回誰家”的難題,夫妻雙方應重協商,多些理解,多些寬容,用智慧“解開一團麻”,家和萬事興,不要曲解了節日的本意。

網友留言 >> >>已有 9 條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
昵稱:
  • [友友] 發表評論:

    是個事

  • [網友] 發表評論:

    什麼年代了,還一定要回男方家過年。

  • [煙花] 發表評論:

    歡喜過大年!

  • [網友] 發表評論:

    這是個事嗎,網上炒成這樣?可見我們80、90后的自私、處理問題的低能!!好好學學《論語》,如何孝,如何讓。

  • [網友] 發表評論:

    男人的悲哀

  • [誰家過都行] 發表評論:

    沒有那麼嚴重,媒體無事生非,故意抄作!

  • [陳夢飛] 發表評論:

    可恨!!!隻能無語!

  • [茗山] 發表評論:

    可恨!隻能無語!!!

  • [呵呵] 發表評論:

    都是計劃生育惹的禍

往期回顧

prev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