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醫院網頁上聲稱這是“關愛學生群體的愛心行動”,已幫助近千名學生解決“意外”煩惱,每天前十位患者還可報銷車費。“無痛人流”廣告進校園已不是什麼新聞。去年一則“取環、人流、引產、接生,安全、可靠、放心,請撥打電話XXXXX”的私家“診所”廣告驚現某大學校園內,引起了不少網友議論和討伐。時至今日,這樣的現象非但沒有改進,反而變本加厲地蔓延開來,打廣告者也從地下“診所”變為了正規醫院,而且還冠冕堂皇地實行半價優惠,能不讓人憂心忡忡?
從表面上看,“學生人流半價”確實減輕了學生群體的人流負擔,讓學生享受到了實惠,避免學生因為人流費過高而再次犯錯。但是,在客觀上進一步降低了未成年人偷吃禁果的犯錯成本,降低了對學生犯錯的懲罰力度。同時,無形之中對學生群體產生了嚴重誤導,誤導學生對人流缺乏科學、正確的認識,進一步強化了學生對人流的無所謂觀念。【詳細】
長期以來,國家工商總局等部門對“涉性廣告”進行了集中整治。其中,原國家廣電總局嚴令禁播性藥品、性保健品和其他內容低俗、畫面不雅的成人用品廣告。但人流廣告並不在整治范圍之列,而一些違法的傳單、卡片、宣傳畫等,同樣沒有銷聲匿跡的表現,泛濫的人流廣告已成為管理盲區。問題是,對於“學生人流半價”這樣明顯違背社會公德的廣告,顯然不能止於道德評判,應該受到法律的嚴懲。
取締人流廣告,最大的障礙是缺乏法律依據。很多時候對人流廣告的監管,管理部門有些無奈,無能為力。我國的廣告法中對一些具體問題的規定存在著漏洞。廣告法規定,廣告應當真實、合法,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不能妨礙社會公共秩序和違背社會良好風尚。但怎樣就算是違背了公共秩序,在實際操作中很難界定。廣告監管方面的法律應該更完備、更具體,也更有操作性。【詳細】
與其圍繞“人流半價”是關愛還是引誘爭論不休,不如反思一下性教育的缺失。由於缺乏正規、科學、系統的性教育,許多學生對是否應該避孕,如何避孕,流產對身體的影響與危害等懵懂不知,一旦出現問題,給身心帶來巨大的傷害。【詳細】
當今社會處於信息爆炸和轉型期,各種負面影響無所不在。如果沒有正規、健康的性教育來對學生群體進行正確引導,那他們就難免被一些錯誤的理念和信息所誤導。而現實也是,男女大學生們的青春期知識仍舊依靠 “自修”,少數大學生則是“邊實踐,邊學習”,直到出了問題,才明白怎麼回事。學校應把這些話題擺到桌面上,貫穿到日常教育中,而不是一方面羞於去做,另一方面對大學生的錯誤“實踐”又隻會粗暴指責和處罰。隻有青春期教育及時跟進,才能讓學生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學會珍惜自己和他人的身體健康,避免意外懷孕帶來的麻煩,更避免人流對身體的傷害。【詳細】
學生可以“人流”,但大學和社會不能“無痛”。僅僅指望商家的自律和良心發現,顯然是不現實的。我們更應看到,人流廣告泛濫所暴露出的,是當前青春期性教育的極度缺失。>>>我有話說
往期回顧:85后“海歸”教授不僅僅是標簽 北大保安:不設門檻的中國夢
干部提拔公開透明化不能全靠網絡監督倒逼 劉鐵男落馬:網絡反腐打了一隻“老虎”
校長帶小學生開房案:迷霧重重為哪般? “PX困局”非無解 真誠對話打開“心結”
保障食品安全 重典之下還盼重拳 公務員聘任制:如何打破“鐵飯碗” 倒逼“太平官”?
一個“田局長”倒下了,多少“田局長”在潛伏? “打車神器”的未來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