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上海约5万高考生陆续在志愿填报系统上完成志愿填报并签字确认,最早一批“准大学生”将成为被名校“强基计划”和11校综评批次录取的考生,其中不乏医科院校。部分优秀学子因敬佩“抗疫英雄”,在填报志愿时选择医学。有学生直言:“亲眼见到医务工作者奋战在一线,感受了医学的伟大,而预防医学作为未雨绸缪的学科,应该受到更多关注。”(8月5日《解放日报》)
今年,不光是上海如此,在很多地方,高考填报志愿时都出现了“从医热”。受疫情影响,很多考生都有相同的情怀,他们被医务人员的抗疫表现深深感动,立志和他们一样,做守护健康的白衣卫士。可以说,疫情对于当前的“从医热”,起到了很强的助推作用。
但疫情只是为“从医热”添了一把火,拉长视野来看,这股热度其实已经存在,若没有出现这次疫情,“从医热”仍会形成一定的趋势并持续下去。这主要是因为,决定考生是否选择医学专业的负面因素在逐渐消除,而正面因素又在不断累积。
过去考生不愿选择医学专业的重要原因,是暴力伤医、聚众扰医等案件频发,让医务人员缺乏安全感。然而,随着医闹入刑、将医院列为公共场所等强化医院安保的法规陆续出台,保障医务人员安全的法治基础日益坚固。民众的直观感受是,医院里拉条幅、设灵堂、摆花圈等现象已很难再看到。尽管极端个案仍偶有出现,但总体而言,这类案件已大幅减少。今年两会期间,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发言人王松苗透露,暴力伤医、聚众扰医类案件在2018年同比下降29%,2019年又同比下降48.9%。
认为医务人员工作强度大而不愿从医的人不在少数,但这方面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对比国家卫健委每年发布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可以看出,医务人员数量增加趋势十分明显,比如2011年末我国执业(助理)医师241.3万人,注册护士204.8万人,但到了2019年末,执业(助理)医师达386.7万人,注册护士444.5万人。医务人员数量增长很快,平摊到个人的工作量就会相应减少。
随着医疗强基层战略的实施,医务人员忙闲不均现象也得到大幅缓解。以北京为例,在2019年北京市全年的门诊量中,一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增长40.4%,二级医院增长3.3%,三级医院则下降了5.4%,北京市基层门诊量已连续32个月增幅高于二级和三级医院。基层不再“门可罗雀”,大医院的工作量就会相应下降。且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成熟,分级诊疗、远程会诊等模式也趋于定型,医务人员只会从繁重的工作中进一步解脱,担心医务人员太辛苦而不愿意从医,就会日益显得不合时宜。
因此,对于今年高考过后出现的“从医热”,既要看到疫情这个短期影响因素,更要看到大环境改变这个起决定作用的长期因素。这种趋势预示着,医学专业不仅今年热,更可能年年热、持续热,且初热尚未炙手可热时,或许是选择医学专业的最佳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