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一些地方和部门的督查检查考核中,督查检查考核主体因为“各敲各的锣,各打各的鼓”,导致同一督查检查考核对象的考核结果存在差异甚至矛盾之处。有鉴于此,督查检查考核不仅要减负,也需要“增能”,通过巡视与考核同步发力、同频共振,有利于充分彰显巡视和考核的权威性、震慑力,增强监督威力和实效。
根据党中央部署,今年12月下旬至明年1月中旬,15个中央巡视组将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的13个中西部省区市和13个中央单位全部开展“回头看”。(12月26日《人民日报》)
巡视与考核同步进行,同频共振,是此次巡视“回头看”的一大亮点。据了解,这次中央巡视“回头看”加强与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工作的统筹衔接,在人员培训、工作安排、成果共享、情况汇报等方面建立了协调对接机制,做到统分结合、整体推进、形成合力。这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要求的生动体现,也是提高监督质效的一次有益探索,值得点赞期待。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此次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是党的十九大后首次中央巡视“回头看”,将对照此前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的问题,监督检查整改落实情况。而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主要是考核今年脱贫攻坚的工作质量,全面检验往年的整体工作成效。尽管巡视与考核的性质、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不完全相同,但初衷都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目的都是为确保脱贫攻坚成色足、可持续,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因此,巡视与考核同步同频具有深厚的政治基础和制度条件。
巡视与考核同步进行,同频共振,在协调对接机制保障下,必将使监督如虎添翼,巡视的“千里眼”“顺风耳”作用得到更充分发挥,取得一举多得的效果。首先,巡视与考核信息及时交换、互相补充、去伪存真,可产生“1+1>2”效应,为被巡视地区单位“画准像”。
其次,在考核力量的“加持”下,巡视组挖根源、查症结,“病灶”定会找得更准确,找对策、提建议,靶向“给药”势必更到位。此外,对于考核工作而言,因为与巡视同步进行,获取的信息更加全面、准确,对考核对象整体工作成效的检验更有把握、更加准确,必将能够事半功倍地提升考核的科学性、实效性。
中共中央办公厅今年3月印发的《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加强计划管理和监督实施,着力解决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等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巡视与考核同步进行,同频共振,变“串联”为“并联”,不仅为基层减负,也能通过统筹协调人员培训、工作安排,使人力、物力资源集约化利用,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且能挖掘巡视干部、考核人员的潜能,提高工作效能。因此,渗透于此举中的锐意创新、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以及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同样值得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
时值岁末年初,是层层级级督查检查考核的“高峰期”。以往一些地方和部门的督查检查考核中,督查检查考核主体因为“各敲各的锣,各打各的鼓”,导致同一督查检查考核对象的考核结果存在差异甚至矛盾之处,招来群众吐槽,使督查检查考核的公信力受损。有鉴于此,督查检查考核不仅要减负,也需要“增能”,通过巡视与考核同步发力、同频共振,有利于充分彰显巡视和考核的权威性、震慑力,增强监督威力和实效。
思路决定出路,创新决胜未来。期待各地各部门从此次中央巡视与考核同步进行的做法中得到启发,在开展督查检查考核等各项工作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积极创新机制,努力改进作风,善于凝聚合力拉长“长板”、补齐“短板”、加固“底板”,推动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