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纵横:用数字技术激活政务服务创新
打造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在更大范围实现“一网通办”、异地可办,有利于下一步更好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乃至“让群众少动手指”
近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对外发布《2019城市数字发展指数报告》,从数字环境、数字政务、数字生活、数字生态等指标对相关城市作了综合评分。从总指数评分看,杭州、上海、武汉、深圳、北京、郑州居前六位,二线城市在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数字化发展方面与一线城市的差距不断缩小。
相关排名有点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前几年,“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浙江省提出并试点推行,取得很好效果,之后被推广到全国各地。这种“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的政府服务创新模式,极大提升了企业和群众的办事效率,增强了政府公信力和群众获得感。这既是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背后也有数字技术发展进步的有力支撑。
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以数字化为形式、以技术创新为依托的数字经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活力无限的网上购物,到蓬勃发展的云计算技术;从随处可见的移动支付,到“一扫即用”的共享出行……数字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为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落后地区加快追赶步伐增添了动力,同时有力促进了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可得性,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了巨大便利。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都十分重视政务服务创新,坚持线下线上同时发力。但与此同时,电子政务“信息孤岛”问题也愈加突出,如果人们每办一项业务就要下载一个APP,不仅手机装不下,低水平重复建设还会造成大量的人、财、物浪费。所以,有必要推进“一网通办”工作,克服业务分散、反复提交等手续繁琐弊端。对此,今年6月份,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进一步明确,打造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在更大范围实现“一网通办”、异地可办。这有利于下一步更好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乃至“让群众少动手指”。
其实,除了建设专门的“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平台,还有必要寻找一些比较理想的流量入口,助力各级政府服务的数字化建设。此前,不少地方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在其平台内上线小程序,拓展相关应用场景,比如社保、公积金、机动车违法查询、生活缴费等业务,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随着各地“一网通办”建设加速,已有多个“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小程序接入相关平台,服务项目不断增加,功能日益完善。
数字经济具有开放性、广泛性和包容性的特点,有利于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及管理创新。随着“一网通办”等一系列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新业态不断涌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必将得到有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也将大幅提升。
(摘编自12月20日《经济日报》,原题为《让数字技术更好服务群众办事》)
《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24日 05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