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北京地铁是否可以卖早点,甚至恢复更多的商业设施,不在于“国外”怎么做,而在于乘客是否真正需要,地铁运营单位能否保证职能不错位。否则,朝秦暮楚很容易导致政策“翻烧饼”。
北京媒体近日探访北京部分地铁线路,发现绝大部分地铁内的商业设施仅限于自动售卖机,所售商品以饮料为主,而且价格偏高。这样的商业服务显然很难满足乘客的多样化需求。有专家表示,新建地铁站等交通枢纽如建商业设施,可参考国外经验,设立早餐小吃、便利店、美妆店、书店等。
专家提出的“国外经验”,确实很有参考价值,但是究其根源也很难说一定是源自“国外”。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北京地铁内就可以买到汉堡、牛奶、面包,还有音像磁带。更有甚者,在西单地铁站售票厅层还有一家生意火爆的服装商铺,这也是北京的第一个地铁商城。所以,将来北京地铁是否可以卖早点,甚至恢复更多的商业设施,不在于“国外”怎么做,而在于乘客是否真正需要,地铁运营单位能否保证职能不错位。否则,朝秦暮楚很容易导致政策“翻烧饼”。
附属于北京地铁的商业活动之所以衰落,很重要的原因是为了维护公共安全。2003年2月,韩国大邱地铁发生人为纵火引发火灾,造成多人死亡和受伤,这或许为当时的北京地铁敲响了安全警钟。2004年,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其中规定,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站厅、疏散通道内禁止设置商业摊点。该条例将地铁站内的商业一刀切除,随后北京地铁内的商业服务设施陆续撤出。
北京市当初对地铁商业“一刀切”是否过于简单化,不同观点见仁见智。无论观点如何,不能否认北京市当时立规的初衷是正确的。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必须确保安全第一。如果附属于地铁的商业设施给地铁带来了安全隐患,即便其存在巨大商业价值,也不能成为安全管理的盲区或“特区”。既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又能满足市民商业需求,固然很好,如果不能两全,那么地铁运营单位就应该坚决地放弃地铁商业,确保市民安全出行,因为地铁不是商厦,不能“偏离主业”。
当然,随着安保设施和安保制度的完善,北京地铁似乎已经具备了对更多商业设施“网开一面”的条件。严格的安保确实可以让一些公共场所兼得商业与安全,比如现在各地机场都提供了应有尽有的商业服务。如上所述,专家提到的“国外经验”也可以为北京借鉴。在舆论的推动之下,北京市有可能加大地铁商业的布局,让市民在地铁站吃上热腾腾的早点。在万事俱备时,有关部门依然要慎重决策,能上马不等于必须上马,上马之后能否避免政策不“翻烧饼”更为关键。
在多数城市,每个地铁站之外几乎都有一个“商业圈”,市民的商业需求大多数都可以在地铁外得到满足,地铁内商业无非更便捷。如果只是为了满足市民对便捷的要求,在资本逐利的推动下,地铁内的商业设施就有可能挤压和破坏乘客正常的候车环境。在很多城市的公共交通场所,都可以看到不断膨胀的商业设施,在满足乘客需求的同时,也对乘客造成了侵扰,由此还产生一些安全隐患。所以,很多地方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常有“紧一阵,松一阵”的循环反复。今天“一刀切”了,明天又“全放开”了。
地铁是城市的窗口,对地铁商业的翻来覆去,在城市的其他领域也时有表现,比如有些地方治理夜市、沿街商铺等,就有频繁“翻烧饼”的现象,政策风向忽左忽右,让群众无所适从。所以,地铁能不能卖早点,作决策并不难,难的是能否一以贯之地落实决策。如果不能避免决策的后续问题,不如慎重稳妥一点,能不推倒重来的就先不推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