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1

“陪伴式啃老”,只有弊没有利?

蒋萌

2019年04月12日14:47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陪伴式啃老”,只有弊没有利?

背景:“啃老”被网友细分出了一种类别——“陪伴式啃老”,指子女在老人身边生活,似乎能更多照顾老人,实际上自己的吃穿住行全都依靠老人。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7.3%的受访者身边有“陪伴式啃老”现象,63.4%的受访者认为以陪伴为借口依赖老人生活是不孝。解决老人缺乏精神寄托的问题,70.5%的受访者建议子女帮父母找到更好的生活方式。

北京青年报发表乔杉的观点:很多问题一旦标签化,也可能走向简单粗暴,而走进丰富的现实,可能会有不一样的认识。讲两件事。有一位算是成功人士的朋友,父母住在老家的城市,而自己在另外一座城市,由于工作忙,平时很少回去,只好通过给钱来“孝顺”,但父母都有不算低的养老金,并不需要他的钱。朋友父母楼下住着一对老夫妻,有两个孩子,已经成了家,收入都不怎么样,老夫妻每天都把饭菜做好,等两个小家庭过来。每天看到楼下一大家其乐融融,朋友父母十分失落,有一次感慨:看起来你们比人家孩子有出息,可我们真有人家幸福吗?另一件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有一天,我在一个街角遇到一个跌倒的老人,连忙把老人扶起来。看到老人跌得不轻,就跟老人说给家里打个电话,好把他接回去。老人半天没有吭声,最后告诉我,家里只有老伴,精神不是很好,而自己的孩子在美国,一年回家不到一次,实在不知道给谁打电话,打电话除了给他们添堵,其他没用。老人讲着讲着动情了:说起来孩子很优秀,可是还不如孩子很一般,哪怕就是啃老,也比现在强。这就是丰富的生活。当我们把啃老悲情化时,其实老人们未必就这样想。父母们都会望子成龙,但有一天孩子们展翅高飞离开时,他们会有深深的失落。当他们老了,需人照顾时,孩子却远在天边,那种感觉更是难以形容。当然,啃老是不对的,但也要看到,所谓“依靠老人”,并不一定等于啃老。社会是复杂的,老人的需求也是十分微妙的,在谈论养老话题时,更应该走近老人的身边,去问问他们真正关心什么、需要什么,而不是对着屏幕挥舞大棒。

小蒋随想:利与弊是辨证存在的,它们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在接受事物好的一面的同时,难免也要承受其未必好的另一面。比如,有的老人的儿女出国定居,在身体硬朗的时候,老人出国去儿女家小住,由儿女带着领略异国风情,在很多人看来很有面子,确实也会快乐一阵。但是,如果老人不随儿女移民,大多数时间还是在国内,又会被冠以“空巢老人”,随着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变差,儿女又不在身边,难免显得晚景凄凉(这种状况同样存在于父母住在小城镇或农村,儿女“有出息”生活在大城市)。再看“陪伴式啃老”,也是“喜忧参半”。儿女依靠老人固然显得不独立,但儿女与老人同吃同住,老人一旦有个“马高凳短”,只要儿女不是太差劲,怎么都得管。上述两种情形,各有利弊,没有两全其美。问题是,一些人只羡慕别人具有的好、忽略人家存在的难,或者光看到人家的“弊”、没想过别人的“利”,这就容易产生偏见或心理不平衡。不得不说,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状况及生活方式,仅仅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判别人家的事,难免有失客观,甚至“站着说话不腰疼”。养老对家家都是大事,真正现实的是,根据自家情况,征询老人意愿,结合儿女能力,做出虽不完美、却尽量妥善的安排。同时,社会管理者也当积极作为。比如,完善社区养老设施,增加公立或平价养老院床位,努力为“银发社会”的到来做好准备。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 。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 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 客观、理性公正。

(责编:段星宇、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