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子里非腐败分子”是龌龊的心灵鸡汤
背景:安徽省旅游局原局长胡学凡涉嫌受贿案一审庭审落下帷幕。胡学凡在庭上的一些自辩话语,让人印象深刻,他否认了自己在案件侦查阶段所作的大部分供述,称“我骨子里不是腐败分子”,“反复思考自己人生,我顶多不当心踩了雷区”。
晶报发表肖擎的观点:骨子里是不是腐败分子,谁说得清楚,反腐根本不管你骨子里是什么人,一个人在实际用权过程中有违纪违法事实,就要惩处。人性、内心这些东西,可以是政治要求和原因剖析,但不是纪律和法律惩处的坐标系。如果一个“骨子里不是腐败分子”的人要被体谅,减轻处理,那么杀人放火,是不是也要照应“他本质上是个好人”,顶多是不当心失了手?法不外乎人情,但像“我骨子里不是腐败分子”这样的,不是法要顾念的人情。一定程度上说,“我骨子里不是腐败分子”,是一种变相的“血统论”。它的逻辑是,在腐败的世界里,有骨子里是腐败分子的人,这样的人,才要严厉惩处,对那些只是不当心踩了雷区的人,不能这样。但现代反腐的理念是,腐败根本没有什么血统论,没有哪个腐败分子是天生的,反腐也不讲这些血统论。
小蒋随想:探讨人性,东西方有不同的观念,难讲孰是孰非。《三字经》开篇说“人之初,性本善”,意思是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西方的基督教则认为,人类鼻祖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偷食禁果后,人就都有“原罪”。所以,人究竟是本善,还是本恶,抑或善恶皆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胡学凡自称“我骨子里不是腐败分子”,无论从东方还是从西方的角度,都不能成为脱罪的理由。“人之初性本善”的弦外之音是,人在后来的成长中是会变的。就算胡学凡“骨子里”曾是好的,但在其“不当心踩雷”时,就已“变性”。按照西方的“原罪论”,胡学凡的“骨子里就有恶”,缺乏监督制约,受到诱惑“踩雷”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腐败分子的狡辩多种多样,万变不离其宗的都是,妄图在审判时给自己减刑。越是这样,越表露出其内心之丑与罪有应得。
包庇袒护“色狼老师”的人是何心理?
背景:陕西佳县一中学教师殷某,被多名家长举报猥亵女生。据媒体报道,12月25日,殷某被警方以涉嫌犯罪刑拘后,有部分家长给记者打来电话,认为警方刑拘殷某“有些惩罚过重了”。
晶报发表肖擎的观点:梳理此案不难发现,一些学生家长的畸形心态,与当地畸形教育环境有着必然联系。此前曾有众多受害者家长向学校反映过女儿遭猥亵,却遭到校长退学威胁。该校副校长告诉记者,“这是一名好老师,我没听说过猥亵女学生的事”。副校长真没听说吗?事实上,殷某猥亵女生已是公开的秘密,其他班级的学生也多半知情。有教师反映,对殷某的行为,校长几年前就在大会上点名批评过,但他并未收敛。可见“不知情”是假,袒护是真。殷某今年上半年带的九年级一个班里,有20多人考上了榆林市重点高中。在2014年举办的佳县中学组数学示范教学活动中,殷某曾是全县仅有的三名优秀示范教师之一。一所学校,只要分数、无视教师品行,到了置学生身心健康与法律于不顾的地步,足见教育、法治观念乃至人性有多扭曲。就此而言,家长替猥亵孩子的老师“说情”,根源不在于他们的道德观多奇葩,也不是农村家长与城市家长素养差距有多大,而是这所学校、这个地区的教育、法治环境出了问题,是这些家长害怕报复、害怕孩子因此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小蒋随想:“能人”有点“小瑕疵”是可以被忽略或接受的,这种观念极为可怕。从报道来看,殷某在教学上“有一套”,他的一些学生考上重点高中。因而,校领导在明知他有猥亵女生这种“爱好”的情况下,还是对其予以袒护。只看考试成绩,无视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健康乃至合法权益,这样的校领导到底是“为了学生好”,还是为了“升学率出官帽”?明知有老师违法犯罪,不但不报警,反而打压举报的家长,校方更是在助纣为虐。殷某终于“进去”了,曾包庇他的人该当何罪?一些家长给殷某求情,恐怕是自家的孩子(可能是男生)未遭猥亵,还想让殷某“继续发挥教学优势”,而站着说话不腰疼。这种极度自私与功利,令人齿寒。如果连学生的健全人格与正确的是非观都不要了,这样的家庭与学校“教育”已彻底堕落。
![]() |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