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人大原副主任盖如垠被查,历经多次官场地震“盖不倒”,主政哈尔滨时造城获“老盖”绰号。盖如垠在大庆的老搭档、黑龙江省委常委韩学键于2014年底落马后,黑龙江官场关于“造城书记”盖如垠将落马的传言,就愈演愈烈。12月8日,传言坐实,历经多次官场地震、被称为“盖不倒”的盖如垠,在黑龙江省人大副主任的高位上,被中纪委通报涉嫌严重违纪被组织调查。(12月28日《新京报》)
盖如垠主政哈尔滨期间,留给当地民众的记忆“总是到处修桥盖房”,盖如垠也被称为“造城书记”或“老盖”。历经多次官场地震“盖不倒”我自岿然不动安如山,从而演绎“盖不倒”传奇的神话。盖如垠最近被中纪委通报涉嫌严重违纪被组织调查,“盖不倒” 传奇神话被打破。
相信,随着有关部门的调查,“盖不倒”严重违纪问题会很快浮出水面。究竟是违纪或者违法,会真相大白。“盖不倒”之所以成为“不倒翁”,不是盖如垠廉洁奉公,一尘不染的好官,而是他有“官场强人”的“强势风格”:实行5+2、白加黑工作制;曾力推大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主导大庆市内道路建设,试图让哈尔滨“三年能见亮、五年大变样”,强势主导了一批基建项目和民生保障项目,从2010年年初开始,哈尔滨市集中建设桥梁工程、高速公路、市区道路拓宽及新建、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等工程。给人一种有魄力,大胆改革的印象。被“好干部”假象所迷惑。
有干部回忆,就在2010年上半年,哈尔滨市区内道路开工率超过30%,“其实当时市领导层内部也有过争论,这么多不同种类的工程集中开工,短期内的资金、交通、安置工作压力都很大,有人倾向分阶段分类型开工,但是没敢提”。可见“盖不倒”靠的是强硬的政治手段,有一种“霸王硬上弓”的“铁腕”,有一人说了算的独断专行的霸道。权力一旦不受制约,必然是妄自尊大,目中无法,目中无人的随心所欲。
“盖不倒”究竟是如何倒下的,是群众举报,还是“官场地震” 震出来的,还是被牵连出来的“意外”发现不得而知,据报道,“盖不倒”的倒下是“成也造城,败也造城”。随着巡视的深入,盖如垠之子插手工程建设、利用其父职权牟利的情况渐次浮出水面。当地村民曾在中央第八巡视组巡视黑龙江时,数次到驻地实名举报盖如垠,称低价征地、纠纷冲突均与盖如垠有关。
“盖不倒”的倒下,缘于权力强势,缺乏监督所致。权力一旦失范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不受监督的权力就像王葆手中那要“啥有啥”的宝葫芦,“盖不倒”滥用权力,为盖阔人称“宝哥”、“少爷”的儿子插手工程建设,从中牟利。“盖不倒”倒下,不是“墙倒众人推”,而是自己把自己推倒的。
“盖不倒”的倒下,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无数双雪亮的眼睛在紧盯。在于监管站起来。表明了中央反腐败“打老虎”的决心,世上没有不倒的贪官,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纸是包不住火的。唯有守住法律底线,规规矩矩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没有非分之想,不贪不占,廉洁奉公,一尘不染最保险,也是不倒的法则。“盖不倒”倒下是一面镜子,那些心贪手痒的腐败官员,仍然抱有侥幸心理的幻想是靠不住的。
“盖不倒”的倒下再次敲响为官不廉的警钟。官员不倒能站住脚,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全在自己。自觉保持高尚的情操,以慎权、慎欲、慎微、慎独和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尊严与人格力量,紧把“关口”,坚守“底线”,堂堂正正做人,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始终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廉洁纪律才是不到的不二法门,否则弄权谋私,总有一天会自己会把自己打到,不过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