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坚守好自己的“岗窝”

林 杰

2015年12月07日05:2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一位“老新闻”谈及大半生职业生涯,念念不忘战争年代睡“岗窝”的经历:解放洛阳时随部队采访,他白天扎在兵堆里,夜晚睡上岗战士的被窝。一个多月“岗窝”睡下来,写出不少鲜活新闻。打那起,下部队采访睡“岗窝”成为习惯,他被基层官兵称为“穿四个兜的‘兵’”。

  “岗窝”带有战士的体温,蓬勃着基层的脉动。“岗窝”无言,犹如一面镜子;“岗窝”平凡,映照着好传统、好作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把解决老百姓的柴米油盐等民生问题,与打造革命的“铜墙铁壁”联系在一起。当时有人觉得,轰轰烈烈的革命大业与这些琐碎小事完全不搭界。为此,朱德告诫:好多同志恐怕都忘记了,我们不是为了革命去找人民,而是为了人民才革命。历史上,这样的“岗窝”无处不在。遍地泡桐林的兰考碧滩,那里曾有焦裕禄的“岗窝”;漫野木麻黄的东山绿洲,那里曾有谷文昌的“岗窝”。从某种意义上讲,“岗窝”所寓意的基层,不仅寄托着共产党人的情感,更承载着崇高的信仰。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起到了“猛击一掌”的效果,让不少党员干部重新体认了“基层”的意涵。但眼下仍有少数人,对基层没感情,跟群众欠真情。在他们看来,“基层是课堂”道理不假,出名挂号还是跑“庙堂”管用;“群众是老师”说法没错,提拔升迁不如问“大师”靠谱。殊不知,现实中“东向而望,不见西墙”的权力傲慢,“两耳塞豆,不闻雷霆”的实践钝感,正是因为主观上缺乏“岗窝”意识,从而丧失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行动自觉。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找寻到并守护好自己的“岗窝”,很多时候需要的并非知识与能力,而是面对群众“每事必问”的谦卑,以及深入基层“务求甚解”的耐心。

  “岗窝”渺小、宽泛、很不起眼,但影响着群众观感,也能促进干部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回忆上山下乡经历时,曾感慨艰苦生活让人“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如今,一些干部“出身农民不识乡亲”“身在基层不知农事”,离开办公室就不会跟群众打交道,又何尝不是疏离“岗窝”所致?正因此,坚守好自己的“岗窝”,理应把服务基层当日子过,把造福群众当事业干。事实表明,平时多些你来我往的交流,信任上的阴差阳错就会大为减少。党群关系中解不开的“疙瘩”、工作落实中过不去的“关口”,往往角度一换,就能“柳暗花明”。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一位领导干部,如果常感落实工作的办法不够多,只能是因为离基层不够近。身处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改革岁月,面对日异其能、岁增其智的时代节拍,“岗窝”不单是建功立业的“事业窝”,也是永葆本色的“感情窝”,切不可让其失去原有的温度。

分享到:
(责编:袁勃、文松辉)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