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政府打白条让群众何处话凄凉?

张娜

2015年11月12日14:00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老宋今年54岁,人生经历一波三折,先后从农民到餐馆老板最后又做回了农民。老宋:“中途开了20年餐馆,03年就开不下去,倒闭了,欠账太多,(欠了)7万,当年的7万,杏林镇政府欠的。”(2015-11-11 羊城晚报)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镇政府欠账“打白条”,却欠的是心安理得,打的是理直气壮。近年来,不时的有政府“打白条”,公职人员“欠账不还”的新闻见诸报端,不得不说,这种官场乱象,损害的是政府形象,降低的是群众满意度。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镇领导一茬接一茬的换,“白条”却只能冷冰冰的存在着,真的是让群众无处话凄凉。

当今社会,公职人员停霸王车、洗霸王浴、吃霸王餐的比比皆是。那种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让一些政府公职人员对“吃白食”视若无睹。他们理所当然的把自己归类为“公家人”,当然要吃“公家饭”,当然要花“公家钱”。所以也就造成了吃饭“打白条”,最后让“公家”买单,还美其名曰全都是“公家事”惹的祸。但事实却是今天签字、明天走人,吃垮了饭店、害苦了群众。

其实,作为镇政府,先“打白条”后定期还钱也无可厚非,毕竟,镇政府公务接待不可少,为了方便也是可以的。但将“白条”变为“废纸”就不对了。经营饭店也需要成本,也需要买米买菜,平时的欠账本就让群众苦不堪言,连续7年欠账不还,这是对群众利益的漠视。当然,历经了三任领导的“白条”,也因为陈年烂账,总也提不上日程。作为老宋,也真是难为了。

笔者认为,政府“打白条”看似欠账,实则欠下的是民心。群众讨债7年未果,长期下来,群众对政府更多的是失望,而政府失去的则是群众的信任,是民心。无数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一个政府,失去了民心,又如何指望其能够为人民服务?又如何期待其能够发展壮大?赊账看似小事,实则关乎民心。长期扮演“老赖”,极其危险,笔者也期待老宋的“白条”能够尽快变现,从而舒心的安享晚年。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