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悬念。双十一刷新了去年的销售纪录。但包括经济学界在内的人们所没料到的是,所有的纪录刷得那么狠。天猫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刷新了去年双11全天的销售总量。
七年不痒,反而呈现出欲罢不能的亢奋,这是不按常态出牌的创新驱动的神奇魅力,是中国这个最大的生产国与消费国走到今天的必然结果,也是电商平台对中产阶级群体规模与消费诉求的精准拿捏。世界看好中国,中国也在看好世界。双十一是电商撮合生产与消费、价格与市场、中国与世界的一种狂欢仪式。七年之欢,是这场姻缘的刚刚开始。
世界上没有哪个消费市场,能够像中国一样,对于商品价格的释放需求来得如此强烈。当一只名牌包包,中国消费者需要跨出国门、甚至绕圈地球才能拿到不带水分的价格,当任何一款产品都高昂着价格头颅不愿向中国的普通消费者低头的时候,让它向你走近的最好办法,莫过于用互联网的形态击穿一道道附着在成本之上的门槛与橱窗。它确实削去了太多中间环节的利益,甚至引起传统销售的抵制,但双十一如同一年一度的全球贸易集市,终归让生产商与消费者从这个狂欢节中找到了“调情”的乐趣。这也是今年有越来越多的国外商家争搭双十一销售快车的原因所在。
在昨天的电商销售捷报中,频率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是“中国速度”。这个速度,当然不是指抢单的速度,而是中国消费能力的增长速度。2009年还是小众独乐乐的光棍节,今天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电子商务盛宴。这7年,正是中国中产阶级规模呈几何式增长的7年。今年的双十一,有西方媒体如此描述,“1亿人在中国的光棍节尽情挥霍”。而这个数字,对于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来说,将无疑又是一个起点,而不会是终点。诚如马云在双十一启动仪式上所说的那样,未来10年,中国将产生5亿中产阶级。要想满足这些内需,需要互联网下的全球化。如果能找到释放内需的方法,力量是巨大的。
互联网上双十一的“中国速度”,只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消费能力膨胀速度的一个缩影。两者之间是一种正比的关系。中国经济发展得越快,中产阶级的规模就会发展得更大,中国在全球的消费能力就越强。而对中国日益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最有诱惑力的正是价格与实惠。他们累加在一起的购买力是无法想象的,甚至撬动整个世界经济。从这个意义来说,电商既是一个销售平台,又是粘合经济发力、推动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并且反过来促进中产阶级队伍壮大的一个创新舞台。这也是整个“中国速度”的魅力所在。谁在这个“中国速度”中发挥作用,甚至谁搭上了这辆快车,谁就能在“中国速度”中受益。
双十一是中国中产阶级消费能力的狂欢日,也是消费欲望的井喷日。双十一正是因为拉动的是内需与外需的两个轮子,使得生产、营销与消费,呈现出一拍即合的地球村效应。在这个“村民”狂欢的日子,众多国际名牌以向消费者示好的方式,低下了不可一世的高傲头颅。可以说,除了惯以高价消费而在社会群体中体现区别于普通人群的所谓贵族心底会有一些失落;除了传统营销环节因改变了坐南朝北的利润优势而在互联网销售平台面前隐隐感觉阵痛,双十一带给世界的不只是消费者的狂欢,也不只是生产制造与消费者之间的双赢,更是整个经济环节的集体共赢。
中国经济日新月异,世界目光垂涎中国,双十一只要发展,就不会发痒。只要创新,就没有闭幕。不信,明年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