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观点1+1

手机充电超跑千元流量费,不应是罗生门

蒋萌

2015年11月09日15:34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手机充电超跑千元流量费,不应是罗生门

背景:广东佛山的龙女士,手机放在抽屉里充电,3小时却消耗了23G流量。最后手机被停机,龙女士为此要支付1100多元上网流量费才能再使用。

京华时报发表顾昀的观点:3小时跑了23G流量,这里头究竟发生了什么,恐怕还须调查。有可能龙女士用WiFi下载电影,结果转到蜂窝移动网络了,也有可能手机设置问题,导致后台不断刷新,还有可能无意中打开了个人热点,等等。只要通过运营商后台查询,都能找到原因。对此,运营商应当给当事人合理解释。中国电信现在的政策是,除非当事人主动申请,否则套餐外流量计费达600元后不再计费并免费使用至15G后关闭数据网络。那么,为何龙女士的手机超过15G未停机,而且还要支付1100多元上网流量费?按照相关政策,运营商显然违反了对用户的承诺。龙女士完全有理由据此进行申诉和维权。即便处理投诉,运营商也是看人下菜碟,甚至有挑软柿子捏的倾向。媒体报道,重庆一联通用户手机异常,一天跑了近1G流量,投诉客服后,却得不到合理解释。后来,客服人员赔偿了他80元话费了事。流量超出后,有人要多交钱,有人反倒能得到赔偿,岂不怪哉?

小蒋随想:流量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收费不低的通信商品。4G时代,上G的流量,在“不当的”大数据量下载中,可能几分钟就消耗完。换言之,如果出现误操作或莫名其妙跑流量,用户很可能在没有意识、并未立即采取行动的情况下,被收取“天价账单”。正因如此,各大电信运营商才有月流量资费封顶与超额自动停机的合同约定。有了这一合同要约,用户才能免于网传“一觉醒来房子归运营商”的巨大恐惧。可从龙女士的例子来看,有的运营商在流量与资费封顶的约定上可能食言乃至耍赖。龙女士现在要担心的,不光是手机为什么稀里糊涂地跑了23G流量,还要追问运营商为何没有按约定自动停机、避免用户落入“天价陷阱”。对移动运营商而言,必须明白李克强总理敦促“提网速、降网费”的深意——这一方面是要求运营商为“互联网+”时代提供更高效的移动通信服务保障,另一方面高层也是为面临使用资费过高的用户“维权”。对待龙女士这种个案,运营商的处理必须令当事人与公众信服。消费者在使用上也要多留心眼“自求多福”。

1300万超生“黑户”如何“转正”?

背景:“黑户”李雪,20年的人生都在试图找回身份证上的“李雪”。因为是超生的二孩,她没有户口,由此带来一系列的麻烦———上不了学,不能参加社保,无法就医,甚至将来很难找到工作,无法结婚生子。像李雪这样的“黑户”,全国超过1300万。

南方都市报发表何勇的观点:随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宣布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政策”的终结,独生子女时代在政策层面随之告别历史。与此同时,“黑户”也该寿终正寝,成为历史,必须让1300万“黑户”人口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超生的孩子跟正常生育的孩子一样,都是中国人,都是中国公民,理所应当享有同等的权利,这一点不该有任何的区别。1958年实施的《户口登记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户口登记。同时,第七条规定:婴儿出生后一个月以内,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向婴儿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这意味着在法律上,对出生的中国公民予以登记,没有附加任何条件。而且,早在1988年,原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安部就联合下文,禁止将计生证明、超生罚款与户口登记捆绑。换句话说,以孩子是超生的,以他们的父母没有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就不给他们落户,让他们成为“黑户”,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没有法律依据。当“独生子女政策”成为历史,应当纠正过去的错误做法,全面清理“黑户”人口,依法让他们顺利落户,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小蒋随想:将社会抚养费缴纳和上户口挂钩,是过去一些地方敦促超生家庭接受计生处罚的惯用伎俩。这招不但挺损,而且涉嫌违反上位法规,但这种“土政策”却在一些地方长期执行,造成了相当数量的如李雪这样的“黑户”。在某种程度上,这已是“历史遗留”问题。从“新法不溯及既往”的角度,如今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不影响过去“超生罚款”的正当性。但媒体借机提出“超生黑户”问题,地方管理者却不能视而不见。因为,“不给上户口”本就违法,在当下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必须尽快还“黑户公民”应有的身份地位、社会福利乃至选举与被选举权利。这不是“特赦恩典”,而是纠正以往的行政错误,是让每个中国公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进、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共享人生出彩机会的应有之义。鉴于“历史遗留”问题时常久拖不决,而且地方“土政策”卡脖子能力不容小觑,上层管理部门有必要出台针对性文件,并且监督各级地方政府部门贯彻执行。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