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网友来论

“报喜”亦“报忧”:最高法行政审判工作报告获公允

V传正能量

2015年11月05日10:08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11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作了《关于行政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

一直为舆论关注的“民告官”案件审判,历经25年的司法实践,史无前例首次向全国人大报告,无异于经历一场全民“大检验”,报告内容必然备受瞩目。从网络和坊间热议中不难看出,此次报告之所以广受评价公允,关键在于社会公众不仅看到了人民法院从解决“民告官”难题入手,在依法审理行政案件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以及深化行政审判改革等多方面的努力,更看到了法院不回避、敢担当,直面问题、坦诚公开的姿态。

一是行政审判保障民生作用凸显。据报告数字显示,法院过去5年审理的33万件涉民生行政案件,占了一审行政案件总数的51%。而过半数的这些案件,往往涉及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劳动保障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各个方面。

二是行政审判司法更趋成熟。随着各类行政案件的不断增多,矛盾纠纷呈现新型化、复杂化特点,最高法“把诊切脉”“对症下药”相继出台了涉及农村集体土地、行政房屋登记、工伤保险行政案件审理等一系列司法解释和规定,有针对性地明确了审判规则和处理方式,为更加有效地保障行政相对人权益,促进法律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

三是审判透明度更高群众更信服。“民告官”案件人们最担心的就是法官“大盖帽”是不是“翘向”行政机关?案件审理会不会藏有“猫腻”?司法公开打消了这一疑虑,随着三大公开平台的搭建,审判流程信息在诉讼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下实现“全透明”,且公开的形式也更加接地气,两微一端自不必说,手机电视app这样既实用又时尚的新型自媒体也为老百姓更及时、更便捷了解行政审判信息派上了用场。司法公开在保障当事人知情权和扩大参与、监督范围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与日俱增。

群众最期盼的就是解决问题。在报告中,我们也真诚地看到,大法官不避问题,坦陈行政审判队伍还存在着专业化建设严重滞后、体制机制改革面临困难、当事人滥用诉权等问题,以及内部有重刑民、轻行政的心态,外部有个别领导干部不能正确对待行政诉讼,甚至干预审判的现象。对此,报告也释放出了坚定不移破解难题的改革信号,诸如从进一步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强化行政审判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监督以及支持加强行政应诉工作等有针对性的举措。这其中每一句话语、每一个举措都让人们感受到了人民法院回应群众司法关切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务实精神。

风雨多历人不老,关山初度路尤长。行政审判未来之路充满挑战,正如报告中所言:“中国法院的行政审判理念有待进一步转变……坚决清理限制和剥夺当事人诉权‘土政策’、绝不允许出现群众求告无门的现象”。转理念、解难题,言语落地有音、司法践行务实有为,自然会在人民群众心中赢得“有位”的好口碑。有理由相信,坚持问题导向、努力推进改革,下一个五年,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必将为保障人民群众诉权、促进依法行政和推动法治中国建设作出更多积极的贡献。

分享到:
(责编:袁勃)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