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观点1+1

“比基尼秀”是创业潮中的“低俗献丑”

蒋萌

2015年11月04日15:57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比基尼秀”是创业潮中的“低俗献丑”

背景:11月3日,北京的气温逼近零度,在建外SOHO的一群姑娘,却穿着比基尼,在屁股上戳上二维码,走在寒风中。据悉,此事系某APP开展的街头商业宣传活动。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新京报发表胡涵的观点:姑娘们可能会这样想:只要工资日结,寒冷就不可怕。但可能雇用她们的公司,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一次售卖身体的恶俗营销,不经意露了底:创意乏善可陈,又不切实际地渴求用户。这样贫乏、无底线的创意,也难免令人怀疑:一波创业热潮过去后,寒冬是否就要来了?互联网是个精力过剩的创意行当,公众的眼球却有限,自然,撒谎、出位和找骂就成了最快捷的渠道。于是我们看到了各式美女,急吼吼地要攻占你的朋友圈。其实,她们都是同一种营销逻辑的产物。真的能赢吗?我留心看了下最近被骂的几个无底线营销的互联网产品,苹果的App Store里,仍然没人打分也没人评论,包括昨天这个。凭谎言和情色,终究熬不过冬天。尽管各位营销导师不厌其烦告诉你,搞营销要有颠覆性创新,要有头脑风暴,但是颠覆的是你自己,而不能是社会的道德共识。所以,比基尼姑娘们十五分钟的冷颤,可能又是一个寒冬的预言。

小蒋随想:过去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意思是只要东西好,品质就是最好的宣传。如今世道有些改变,营销成了一门学问,如果广告做得好,就能博取眼球,点击率也是生产力。但世间总有一些东西恒定不变,营销背后终究要有产品或服务作支撑。如果产品品质不好,或者用户体验不佳,牛皮吹得再大,很快就会爆掉。一些创业者并非不懂上述道理,他们也知道出位的、猎奇的宣传没有“核心竞争力”,更多是想搞轰动效应,获得短期用户激增,借此去拉投资。如果运气足够好,风险投资眼光足够差,弄到钞票就能折腾一阵子,营销者也能拿到高薪。至于产品质量与服务体验能否提升,却未必有谱。本质上,这就是捞一把思维,有些人不指望“天长地久”。问题是,谁也不是傻瓜,单是比基尼秀没法培养用户“忠诚度”,风险投资机构看多了“雕虫小技”,低级算盘的得逞几率并不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人们会看到“小丑表演”,也会看到“真金火炼”。

“强制社会劳动刑”,好建议需完善配套

背景: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检察机关开展刑罚执行监督工作情况的报告时,建议增设强制社会劳动等刑罚方式,对轻微犯罪案件,人民法院可以判处被告人参加一定时间的社会劳动。这一建议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

京华时报发表傅达林的观点:对于轻微犯罪而言,传统监禁刑的效果往往不如非监禁刑。即使是短期的监禁刑,也提高了国家刑罚成本,且因时间太短很难完成对犯罪人的道德改良,相反却可能造成监所内犯罪的交叉感染。尤其是青少年犯罪,短期监禁刑往往使犯罪人进一步学坏。而强制社会劳动是将服务社会理念融入犯罪人改造当中,利用社会“母体”本身的修复机制,通过犯罪人在劳动中建构起来的社会交往,修复被犯罪撕裂的社会关系,以及犯罪人自己的扭曲心理。这种替代性刑罚,更有助于犯罪人的自我救赎,也有利于社会对犯罪人的接纳,最终帮助犯罪人重返社会,成为一个正常的人。自英国在1972年《刑事司法条例》中创立“社区服务”刑种以来,很多国家都把强制劳动或社会服务作为监禁刑的替代措施立法化。为什么我们国家迟迟没有立法采纳?实际上,我们的社会发育还很不成熟,无论是人们的思想观念、自治程度还是服务保障机制,都算不上完善。加之劳动力一直供大于求,社会的公益性岗位不足,使得推行劳动刑的社会条件不是很充分。不妨选取适宜的地区进行试点,从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配套制度和措施,以最终全面推行这一良性刑罚。

小蒋随想:“有专业人士指出,目前我国在治安拘留与刑事处罚之间,没有“过渡刑”。只是被拘留几天,对一些轻微违法者起不到太大教育效果。强制社会劳动或社区矫正,可以使一些轻微违法者在人身自由基本不受限制的情况下,得到相对长时间的教育和惩戒。通过劳动服务于社会,也是令违法者弥补对社会造成的伤害。上述初衷值得肯定。但要指出,这既需要建立社会矫正的监督机制,也要在适用人员范围、劳动效果评估上严格把关。毕竟,一些被告人的犯罪具有暴力倾向,一些叛逆少年是否会认真接受劳动惩戒也值得考量。更重要的是,如果只是让居委会大妈来监督,她们可能力不从心。社区民警能否肩负起管教职责,也要经过培训与挑选。一种刑罚的成效,关键是能否使当事人改过自新,更要防止其“错上加错”。如果我们的配套机制与监督教育还存在不确定性,恐怕不宜盲目推进社会劳动刑。先搞试点,再行扩大,是较为理智的选择。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