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观点1+1

“好老师”怎打得小女孩“耳裂缝针”?

蒋萌

2015年10月20日15:43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好老师”怎打得小女孩“耳裂缝针”?

背景:近日,湖南衡阳市即将退休的郑老师,对一名9岁女孩打耳光,导致流出鼻血,还将耳朵撕裂开了近三厘米,缝了十针。原因疑为女孩在课堂上回答不出老师讲过多次的问题。此事引发舆论关注,也有网友评论,郑老师是个好老师,自己孩子就是郑老师教出来的,郑老师对孩子很负责任。

京华时报发表单士兵的观点:把学生打伤到这种地步,在一些家长心目中竟然还是好老师,这也太吊诡了吧?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体罚事件,当事教师总会拿出诸如“师德楷模”“教育标兵”之类的身份标签来当作体罚学生的遮羞布。而对于体罚行为,家长则很容忍,很多人都表示理解,不少人还明确支持。之于教师,则是普遍很委屈,总是喊着“动机良好”的口号来回避“手段非法”。于是,正如太多调查所证明的那样,中国教育界普遍存在体罚现象。“唯分数论”的价值观让很多家长变成了“虎妈”“狼爸”,也曾经让这位体罚学生的郑老师被评为“妈妈教师”。当他们被分数遮望眼,对体罚判断也就变得“是非不分”。“禁止体罚学生”尽管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中有所体现,但相关法律条文对“体罚”行为缺少细节认定,对老师体罚学生的处罚标准也缺少明确界定,体罚就长期处于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模糊地带”。

小蒋随想:前段时间有部电视剧《虎妈猫爸》,反映了许多家长在孩子教育上的左右摇摆。按照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正直善良的人,要遵循孩子的天性,因势利导地培养其学习兴趣,强调感性教育,主张让孩子快乐成长。另一种理念是“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强调严厉管孩子,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早早适应“丛林法则”,一些家长甚至觉得宁可让孩子小时候“恨”父母,等他们长大就知道父母“是为他们好”。许多家长都接触过上述两种观念,既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无忧成长,但面对别人的孩子都“被加码”,在从众心理下,又选择“不甘人后”,这种纠结与患得患失是当下国内教育的一种常态。本例中,老师打小女孩就是“严师出高徒”、严管孩子的典型,一些家长说郑老师是“负责任的好老师”估计也属“虎妈”之列。但把孩子打的耳朵撕裂、鼻子出血,如此暴行,必然会引起更多舔犊的家长的强烈愤慨。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教育者有不同的选择,但教育必须是有尺度的、合法的。面对不受约束的“严管”,使缺乏自护能力的孩子沦为暴力的牺牲品,我们必须说不。虐童与教育是两码事,故意伤害是违法犯罪,绝不是“为孩子好”。

“珍珠奶茶”到底是不是“轮胎”做的?

背景:最近,一张真人胃部CT照片在朋友圈疯传,在照片中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白点。有网友说,罪魁祸首就是珍珠奶茶中的“珍珠”。随之,有记者亲身实验,喝了珍珠奶茶去做CT,结果在记者胃里,排列着20多颗白色小圆点。有人猜这些“珍珠”含有塑料,有人怀疑里面有硅胶,更有甚者怀疑这些“珍珠”就是轮胎做的。

新京报发表陈小二的观点:稍微有点生物学知识就不难判断:记者吞下珍珠没多久就去拍CT,短时间内胃部当然无法消化完这些“珍珠”。更何况,记者是“生吞”的“珍珠”,并没有咀嚼。从报道来看,无论是做实验的记者,还是给记者看CT的医生,还是专家说法,都没说出个所以然来。从这个实验来看,其实难以得出珍珠奶茶中的“珍珠”是否掺了塑料、轮胎等结论的。不过,也正是因为结论不明确,在当前食品环境不安全的语境下,大众是宁可信其有,也不信其无。很多人呼吁“珍爱生命、远离奶茶”。笔者倒认为,针对这种涉及大众食品安全的问题,有的媒体调查一定要详尽、态度一定要谨慎、采访一定要扎实,要符合科学理性,别有店主说珍珠奶茶里的“珍珠”是轮胎做的,就当成了证据。不排除珍珠奶茶行业存在一些乱象,但有关的调查和报道一定要科学严谨,起码能够自洽。这样的舆论监督报道,才能真正有利于食品安全监督。

小蒋随想:这事目前还是让人雾里看花,已知的只是,刚喝了奶茶照CT,胃里有“珍珠”。至于“珍珠”究竟是什么做的,对人体是否有害,还是没有科学检验结果。其实,如果要搞清真相,记者大可以买杯珍珠奶茶,送到检测机构分析成分,而不是神秘兮兮地“印证”胃有珍珠。对于这种传闻,“有关部门”恐怕也不应装成“没事人”,食品安全监督、工商等部门等应当主动展开调查。一些网上传闻或许是瞎掰性的耸人听闻,但也有一些网络传闻是非实名举报,此时需要权威机构及时关注,并拿出令人信服的调查与鉴定结论以正视听。谣言止于公开,举报关联查处,无论是哪种情况,公众都希望获得真相,而不是稀里糊涂。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