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观点1+1

“绑儿游街”的母亲自己有没有“病”?

蒋萌

2015年10月15日16:03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绑儿游街”的母亲自己有没有“病”?

背景:这两天,永康象珠镇的两段视频在网上火了,拍摄的内容是一对母子:儿子已经十七岁,手脚被铁链绑着,驼着背在街上走着,后面跟着的是母亲,背着手,牵着儿子“游街示众”。绑着的儿子今年17岁,原本是在永康上班的,之所以被妈妈绑着,就是因为他不想上班,还经常离家出走,跑出去找朋友玩。

北京晨报发表王恩奎的观点:母亲希望儿子好,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用铁链拴子游街示众,显得太无知太过分了,已经涉嫌违法。孩子不想干活还要到处跑,这是未成人的天性,作为母亲应该多些关心,教育引导,而不是“恨铁不成钢”地过多管束。甚至 用如此极端方式教育孩子,是非常错误和危险的。17岁还是未成年人,他们常常爱激动,自尊心很强,当受到父母羞辱性的教育后,就会在他的心灵上造成很大的创伤,并留下阴影。当小孩子的羞耻感减弱或无视羞耻感后,他们往往干出一些出格的事,那是相当可怕的。现在的家长总是在给孩子们施加各种压力,望子成龙。在这种情况下,失望的父母容易采取极端教育方式。青春期是心理逆反期,跟孩子的交流必须注重方式方法,否则很可能断送孩子的一生,这样的悲剧并不是没有,作为家长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小蒋随想:个别地方的执法者对违法犯罪嫌疑人“游街示众”,曾被公众批得“体无完肤”,可见法治意识、维权理念已然深入人心。在此情况下,还有母亲对儿子运用羞辱示众的“私刑”,不但无法起到“教子”效果,也必然会遭遇社会质疑。或许,“不听话”的儿子令这个母亲很头疼,“打不动”、“教不好”……但是,试图以违法、侵权的方式来教育儿子,这种“教育”本身就是失败的,错误的开始不可能产生正确的结果。事实上,子女在成长中出现问题往往源于其家庭环境的不健康。面对母亲绑儿示众,再看儿子离家出走,这两件事是否互为因果?该母亲的这种“管”,可能印证了其对自身问题的毫无反思、错上加错。生了孩子,自然会成为父母。但能否做合格的父母,会不会正确地教育孩子,却是另一回事。怕就怕,一些父母本身有问题,却还觉得自己“天然正确”,错也是“为了孩子好”。

女孩“跪地喂摔倒老人”何以引争议?

背景:四川西昌一位女孩小张双膝跪地给摔倒老人喂米线的照片走红。很多网友给女孩点赞,同时也有不少质疑作秀,女孩很委屈:“为什么做好事就这么难?”

扬子晚报发表殷国安的观点:质疑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一是,做好事却要让人在一旁拍照,拍了那么多张,同时还把照片发到网上,这难免让人觉得是进行摆拍,进而达到某种目的秀。二是,给老人喂饭有点过分了。我们觉得,摔倒的老人被扶到街边,看到老人饿了,买一碗米线端给老人,这样的好事已经做到顶了。如果再跪在地上给老人喂食,就超越了一般情况,因为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对自己的父母也没有跪下喂食过。三是,此类街头喂食的摆拍此前发生过。如果小张的出发点并不是作秀,而是真心想帮助困难群体,这也不要紧,不要因此难受、憋气,而要换个角度看问题。一是,只要自己是真心行善,其目的就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只要这个目的达到了,我们就应该感到满足,至于还有人质疑,那是他们的事,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应该坦然面对;二是,更要看到,尽管有人质疑,但还是有很多人是理解、赞成、支持的,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奖赏吗?三是,不能因此“倒退”,再也不敢做好事了。所谓“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如果对照这一点,做好事就要拍照、宣传的做法也可能需要改一改的。

小蒋随想:有图未必有真相,这种思辨意识,源于人们见过太多作秀与剧情反转,因而不太敢立即相信一些表面的东西。这种“不信”,或许会对一些真相造成误伤,但也会揭露一些人的装模作样。所以,很难一概而论是与非、好与坏,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相对于路遇摔倒老人,许多人犹豫该不该扶;女孩跪地给摔倒老人喂米线,让一些人感觉异样。这种怀疑,确有“自己不做,还怀疑别人为何做”的矫情,但也不失经历过一些“前车之鉴”后的多个心眼儿。这件事的真相是什么,只是一方面;另一个问题是,下次遇到摔倒老者,你会怎么做?现在的情况是,各种真真假假的情况五花八门,而为好心人撑腰托底的法律却千呼万唤不出来,救人依然是个风险活,甚至救妈还是救女友还会惹上司法与道德官司,如何让人心无旁骛地救助别人?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