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顽童石头砸裂高铁车窗,咋治“熊孩子”?

袁宝

2015年10月10日09:41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4名顽童扔石头,竟将飞驰的高铁车窗击裂,所幸无旅客受伤。4日下午,这一幕发生在北京西至重庆北的G309次列车上。(10月8日新华网)

天真的孩子竟然做出如此荒唐的举动,所以想笑;任性的孩子几乎酿成惨祸,所以想哭。4名“熊孩子”扔石头将飞驰的高铁车窗击裂的同时,也击碎了学校安全教育和铁路安全管理的“保险绳”。

“熊孩子”这一称呼原本还带有些许昵称的意味,但现在逐渐演变为指代那些不懂事、无规矩,经常闯祸,甚至父母已经没办法控制的孩子。“熊孩子”小则不听话、抢别人的东西,大则打人、偷盗,甚至置他人生命于不顾。很多人受到“熊孩子”的困扰,家长们也头疼不已,究竟应该如何教育“熊孩子”?

我们对这些孩子的“病症”也不应一概而论,而是要了解它不同的“病因”,然后再用“药”。孩子之所以会“熊”,笔者认为主要有几个原因:第一,孩子认知片面,并没有意识到事情会造成什么后果;第二,孩子没有感同身受的意识,即使知道事情的后果,也不能体会这种后果会给他人带来什么样的伤害;第三,孩子自控能力差,明明知道后果的严重性,却无法规范自己的行为;第四,孩子道德品行较差,对一些“熊”事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其实,孩子的行为受到家长的极大影响,因此,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榜样,不要成为“熊父母”。此外,一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孩子做错事后没有进行相应的教育,时间长了就会促成孩子不听管教、妄自行事的行为习惯。对此,家长一方面应对做错事的孩子略有惩戒,让孩子知道“怕”。另一方面,家长也应告诉孩子惩罚他们的原因,让孩子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从中吸取教训,懂得道理。

实际上,让人烦恼的“熊孩子”也具有胆大、勇敢、创造力强等优点。因此,只要社会给予“熊孩子”多一点关心,家长对“熊孩子”进行更多更正确的教育,“熊孩子”们将来可能会成为更加优秀和成功的人。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