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北青报:天价“高铁茶”飘出什么味 

此飞

2015年09月01日09:19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天价“高铁茶”飘出什么味

日前,南京市民罗先生向媒体投诉,说自己在乘坐G3次列车从北京南站前往南京南站时,在餐车上遭遇“强制消费”——如果坐在餐车里,就必须要买一杯价值88元的茶水。罗先生不想买,但乘务员屡次推销,最后他烦不胜烦便买了一杯。

市场化的角度而言,餐车作为一种特色服务,是高铁上的稀缺资源,且运营成本显然要高于其他座位,因而高铁规定“坐餐车必须消费”其实也无可厚非。正如有律师所言,如果旅客没有消费活动却占据餐车座位,不仅可能影响他人前来就餐,也对餐车正常经营产生影响。

现在的问题显然不是高铁上的餐车是否有自主经营权,而是怎么样经营,其经营方式能否经得住法理和情理的拷问。一杯88元的天价“高铁茶”,指向三个问题。其一,餐桌何以变茶座?坐餐车必须消费,不等于必须高消费,关键在于要给旅客以消费选择权。从报道看,一些无座旅客也并非不想消费,而确实是因为价格高得离谱,消费不起。一杯茶88元,显然超出了大多数人的心理承受范围,相当于在“你是想被宰还是想被宰”中做出选择,道理上说不通。

其二,市场经济虽然以自由竞争和自愿协商为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漫天要价。尤其是在高铁这样的特定空间里,商品和服务具有公共品的属性。相关人员表示,高铁上茶的价格经过铁路局批准但对“有没有经过物价部门的批准”,却并不清楚。那么,一杯“一次性纸杯盛着,上面飘着一小撮茶叶”的高铁茶要价88元,是否有价格欺诈的嫌疑呢?

88元一杯的茶,放在一些高档消费场所,其实并不算什么,公众之所以称其为“天价”,并表现出极大的反感,是因为它出现在高铁这样一个封闭而又移动的空间,旅客用脚投票的权利是非常有限。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助长铁路行业“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强势乃至霸道心态,对消费者权益形成挤压。这其实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因为对于一个服务性行业来说,技术的进步与革新只是表象,服务品质的提升才是发展的根源。

分享到:
(责编:张雨希(实习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