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成功的异文化输出、交流,往往是既“留头存面”又“改头换面”,既突出输入性又因地制宜以适应他乡水土的。不论文化元素或产品输出、引入,“中国拍黄瓜”的纽约风靡,都应能给人们一点点有益的启迪。
《纽约时报》网站8月25日报道称,中国“非著名常见凉菜”——拍黄瓜,今夏风靡纽约,从餐馆大厨到普通食客趋之若鹜,有大厨称“不过采用不同方法处理,就能彻底改变口感和味道,真是酷到家了”。
似乎一些国人已迫不及待发出“中国文化的又一次成功输出”之欢呼,而忙着拍或吃黄瓜的纽约人也正庆幸自己可以品尝到“原汁原味”的中国美食,但且慢,“中国拍黄瓜”真的是“中国美食”么?
很显然,黄瓜是美国土生土长,而并非从中国进口的;据媒体和网上披露,用来拌黄瓜的作料也并非中国常见的蒜末、虾皮和香醋,而是沙拉酱、酸奶、奶酪和白醋(这和拌一盆美式蔬菜沙拉没啥区别)。如此一来,唯一可能原封不动“全盘中化”的也就剩一个“拍”字了。即便如此,区区一拍而已,又如何能让酸奶沙拉酱版的美国种黄瓜“彻底改变口感和味道”,成为一道闪烁中华美食文化光芒的地道中国凉菜?
很显然,所谓纽约版的“中国拍黄瓜”,不过是听上去、看上去像是中国菜,闻起来、吃起来却仍是纽约人早已习惯味道的“混搭”、“合成品”。事实上,类似这样的所谓“中国名菜”在纽约或美国其他地方从来不乏其例,如名字差不多、味道差不少的咕佬肉,和美国人耳熟能详中国人却不知所云的“左宗棠鸡”、“李鸿章杂碎”之类,听上去俨然如假包换的中华文化,吃起来却千篇一律的美国式酸甜味道。
这并没什么好嘲笑的:文化输出这东西,素来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同的社会背景、风俗习惯、气候人文,都会造成异文化传输的“水土不服”。令国人食指大动的煎炒烹炸手艺,五花八门食材,千奇百怪调料,对许多美国人而言非但难以下咽,甚至连看都不敢多看一眼。同样,美国人早餐离不了的生肉制品,视作美食精品的三成熟带血牛排,“中国胃”又有几只可以真个长期消受?
原汁原味的文化输出固然可以有、应该有,但往往是小众的、曲高和寡的,能在短期内迅速打开异文化市场的,注定是那种改头换面的“咕佬肉”或“中国拍黄瓜”,这种既满足好奇心又适应日常习惯的“混搭”产品,常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适应、流通能力,并产生意想不到的文化输出效果。中国输入美国的“左宗棠鸡”、“中国拍黄瓜”固然如此,美国输华的又何尝例外?常往来中美间的朋友不难察觉,同是肯德基,两国非但菜单迥异,同样一种菜色的口味也大不相同,至于“加州牛肉面”等就更不消说了。
不光在吃这方面,其他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真正成功的异文化输出、交流,往往是既“留头存面”又“改头换面”,既突出输入性又因地制宜以适应他乡水土的,在这方面美国的确是很好的“拿来主义”榜样,从英语到流行乐,无不经历了这样一个“混搭”和“本土化”的消化过程。与之相比,中国的一些中华文化海外推广活动、项目,就显得有些生硬,宛如硬把蒜泥加老陈醋版的拍黄瓜塞给普通纽约食客,效果如何,恐怕至少是要打个问号的。
不论文化元素或产品输出、引入,“中国拍黄瓜”的纽约风靡,都应能给人们一点点有益的启迪。
□陶短房(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