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工人日报:靠忽悠,互联网创业走不远

杜鑫

2015年08月25日09:08  来源:工人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靠忽悠,互联网创业走不远

改革开放以来四次创业热潮的实践表明,最终存活下来的企业无不在产品上精益求精,踏踏实实地一路走过来。炒作、忽悠的创业者也许一时风光,但终究会被市场淘汰。值得警惕的是,个别“走捷径”创业者的行为会向癌细胞一样迅速扩散,甚至形成一种投机取巧的误导,让后来者忽视互联网创业所必须经历的高科技、高智商的比拼,以及应对激烈竞争的艰辛与坚持。

造假、抄袭、吹牛,创业弥漫浮夸风——来自8月22日《工人日报》的报道显示,不少流传于网络的完美创业故事中,有个性的主人翁和戏剧化的故事,却少有真正过硬的产品。一些创业者似乎更愿意“创作”动听的故事吸引眼球,而不是创造有竞争力的产品赢取客户;更愿意忽悠投资致富,而不在意盈利与否。炒作、浮夸、抄袭、忽悠等标签被贴到一些互联网创业者身上。这种现象无疑令人担心:这样的创业公司能走多远?

如果用善恶、正当与否等道德标准来评判上述创业者,似乎失之笼统和肤浅,毕竟这些创业者的浮躁行为在其他企业或者其他圈子中也存在。我们不妨从这些创业者的“朋友圈”即竞争者、投资者、政府部门的角度,找找创业者急于成功的原因。

当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下,全社会创业热情高涨,这本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利好。不过,扎堆创业的创业者中不乏并没有做好创业准备的骚动者。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创业者可能还没来得及靠产品说话就会面临死亡。为了走捷径,一些创业者“创作”故事或概念来吸引用户的注意。而当个别创业者走捷径“成功”后,会引来众多效仿者。于是,夸大其词成为某些互联网创业“常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竞争对手一个比一个能“创作”,以致形成某种程度的“恶性循环”。

对于投资者而言,赚钱是最直接的目的。投资者需要创业者能进入下一轮投资或被巨头收购,以便脱身。一些投资者并不在意创业者用什么手段,甚至会鼓励创业者在融资过程中进行“忽悠”。于是,创业融资变成了一个击鼓传花的资本游戏,没人在意谁最后接到花。相对弱势的创业者容易受制于资本的压力,加入到这个游戏中,而忽视了自己应做好的产品。

商事制度改革的推行,大大激发了市场活力。然而,政府职能由事前审批逐步转向事中事后监管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监管能力的提升并没有跟上改革的步伐,这给了一些创业者钻空子的机会。一些地方制定了诸多扶持创业者的政策,但更多的是向成功的创业者倾斜。相比较“雪中送炭”,这些政策似乎更愿意“锦上添花”。这也容易导致一些急于获得扶持政策的创业者炒作自己的公司以便获得关注。

创业的过程注定是艰苦的,需要保持热爱,并咬牙坚持、精耕细作。无论如何,创业不是“创作”故事,更不是忽悠。创业者的浮躁最终会害人害己。改革开放以来四次创业热潮的实践表明,最终存活下来的企业无不在产品上精益求精,踏踏实实地一路走过来。炒作、忽悠的创业者也许一时风光,但终究会被市场淘汰。值得警惕的是,个别“走捷径”创业者的行为会向癌细胞一样迅速扩散,甚至形成一种投机取巧的误导,让后来者忽视互联网创业所必须经历的高科技、高智商的比拼,以及应对激烈竞争的艰辛与坚持。

我们相信,真正优秀的创业者会用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的优秀。只是我们不应忘记世纪之交的互联网泡沫留给我们的教训。我们期待,当下的互联网创业热潮一定会诞生一批优秀的企业,并且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同时希望他们尽可能少走一些弯路、少交一些学费。

分享到:
(责编:张雨希(实习生)、王倩)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