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京华时报:院士遴选,去利益化比去行政化更紧迫

连海平

2015年08月03日08:53  来源:京华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院士遴选,去利益化比去行政化更紧迫

  盛名背后的隐形利益,才是院士制度异化之“罪魁祸首”。把学术的还给学术,让院士回归学术殿堂,除了减少行政干预,还要做利益切割。

  中科院日前公布了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这是院士制度改革后首次进行的院士增选工作,有一些新亮点,譬如:院士遴选渠道较过去“收紧”、“谢绝”处级以上官员、增加了“终选”机制等。

  20多年来,院士制度改革一直在路上,几乎没有停息过。尤其近年来,以“院士贪污”“院士抄袭”“巨资跑院士”“烟草院士”等丑闻为异化标志的院士制度,几乎被逼到了墙角,无路可退。这次成果,正是去年改革方案的兑现。问题来了,这份答卷交到我们手上,我们该打多少分?及格应当没问题,至于更高分,恐怕要保持谨慎乐观。

  以本轮改革最大亮点——“收紧”遴选渠道为例,取消单位推荐和归口部门推荐,愿景是“减少科技界之外的干扰”,能否真正落实暂不置评,小小改变带来的必然结果:院士推荐的权重会随之提升。

  理论上,院士推荐候选人,以伯乐之识选马,当属上上之选,是院士制度退归学术本位不可或缺的程序保障。只是,知易行难,即便推荐院士出乎公心,仍有“近视”之虞,只盯着自己学术圈子,甚至身边人;若果受到利益干扰,公心不存、私心作祟,情况可能变得更糟。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运输局局长张曙光称当年花了2300万元“跑院士”,迄今为止这仍是一面之辞,不过谁也不能否认这种可能性,要求每一位院士都把学术道德放在第一位、不受权力暗示与物质诱惑是不现实的。

  正如之前多位论者所指出,盛名背后的隐形利益,才是院士制度异化之“罪魁祸首”。由于在科技经费分配、重大课题项目立项、科技成果鉴定、科技奖励、职称职务升迁、科技规划制定和评议、学科与机构评议等方面,院士有着非比寻常的话语权,遂使个人、单位、部门乃至地方政府对院士趋之若鹜。很多时候,院士之争就是利益之争,为个人、部门、地方争利益。从这个地方入手,才能找到大门钥匙,舍其而另辟蹊径,终不得其门而入。

  院士遴选,去行政化不易,去利益化更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院士崇拜至此,剥离利益谈何容易。在这个问题上,公共行政领域应该领先垂范,率先破除“院士迷信”。比如,高校拥有院士数量多寡,直接影响高校排名、权威性及课题资源的获取,导致高校各出奇招“抢院士”——近日,媒体曝光南京晓庄学院开价600万元挖两院院士——与公共政策导向跑偏不无干系。在政府主导的科技经费分配、重大课题项目立项、科技奖励等方面,都应该更重学术水平、成果而非院士头衔。

  把学术的还给学术,让院士回归学术殿堂,除了减少行政干预,还要做利益切割。

  本报特约评论员连海平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