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率连年攀升不能算是好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则社会安,是人们的一般共识。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婚姻都不可能成为纯粹的两个人的事情,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影响,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
民政部发布《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披露,2014年全国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306.7万对,依法办理离婚登记363.7万对,离婚率27.8%。如果按总人口中每千人离婚对数统计的“粗离婚率”,则2014年达到千分之2.7,也为史上最高。因此有媒体查阅历史数据后报道称,自2002年以来,全国离婚率已经连续12年递增。
笼统而言,离婚率连年攀升不能算是好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则社会安,是人们的一般共识。于是面对离婚率攀升的现实,社会舆论往往会做出负面评价,并始终不曾放弃寻找促使离婚率上升的原因,以为找到了“根本原因”,就能相应地找到拯救婚姻的办法。
但离婚率连续12年攀升的事实,显然证明以往的努力都有些徒劳,不是没有找准原因,就是那原因本身就是很难改变的现实,通过解决掉原因而拯救婚姻,也就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婚姻是最简单也最复杂的社会关系,任何一段婚姻从无中生有到白头偕老或中途解体,都有各个不同的原因或道理。但离婚率出现“现象级”的连年攀升,则无数个案式的复杂成因背后,一定存在着某种规律性的共性因素。
不难理解的是,中国离婚率的稳步上升,绝非严格始于2002年。如果有数据可以观察,则这个上升过程很可能可以前推很多年。事实上,所谓现代社会的基本含义,就包含着以下基本内容,其一是市场经济的充分发育,导致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地位和经济自由,无论男女。其二,法治社会保证每个社会成员的各项权利都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无论男女。有了这两项基本的自由和保障之后,婚姻关系的“外部性”,即对婚姻之外的他人的影响逐渐减弱,婚姻愈发成为“两个人的事情”。同时,婚姻中的人身依附和经济依附关系被大幅剥离,婚姻关系变得相对单纯和简单。与上述变化相应,维系甚至“捆绑”一桩婚姻的各种纽带也随之减少、松弛,离婚率随之升高也就不足为奇。
在这个认识基础上分析,目前有些技术性手段的变化,如离婚财产分割相对简单、离婚手续简单快捷等,确实可能让离婚程序变得更加简便、离婚过程变得更为短暂,也很容易被视为离婚率上升的原因。但如果促使离婚率上升的根本原因不变,则试图以增加技术难度的方式抑制离婚率的上升,只能是徒劳。至于有专家把离婚归因于婚外情,把婚外情归罪于社交软件,就更是令人无语。有些离婚确因婚外情而起,但只有当婚姻的基础出现松动,婚外情才有了插足的空间。更可信的是,婚外情的出现和离婚的发生,都是婚姻关系松动的结果,它们可能先后出现,却分不清谁因谁果。至于社交软件的出现,不过是顺势而生的市场行为,却无辜分担了些人们的愤怒和焦虑而已。
当然,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婚姻都不可能成为纯粹的两个人的事情,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影响,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尤其在当下的中国,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并非所有人,尤其是女性,都能获得相对独立的经济地位。对于经济不能独立,因而不得不在婚姻中寻求生存保障的女性而言,“被离婚”往往成为最大的噩耗。
因此,在保证个人婚姻自由权利的前提下,通过文化、经济、法律等各种方式,促进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抑制离婚率的上升势头,即是必须努力的方向,也注定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