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洋房”,著名侨乡乡亲、澳门恩平同乡会会长冯活灵去年在恩平专设的“学霸”奖学金就一度引发争议。而今年高考,恩平又再次传言称只要高考过重本,人人都有钱奖励,再次引起关注。此外,该奖励方案中不仅包含现金,还有洋房。目前该企业赞助的首套“状元房”已赠给当地理科第一名考生。(6月30日《广州日报》)
媒体记者的求证证实,这家企业并非是只奖励当地的高考状元,也不是过了重点本科线的都有奖励,而是在奖金数额和标准一定的情况下,根据考生分数、录取的层次进行奖励。不过当地这位高考状元被重奖一套价值几十万房产的事实,还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然其中也不乏质疑和争议的声音,比如有人就觉得这是企业在“傍状元”,借助重奖来宣传自己。
客观而言,这家企业和企业家本人把对高考金榜题名者的奖励从最多只有两个的文理科状元扩大到更多的考生,不管是对解决部分考生上大学的费用,减轻他们家庭的经济负担,还是对激励当地家长更加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都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可以看做是企业家和企业对家乡教育事业的一种支持,不但无可厚非,而且值得肯定。
另一方面,由于当地是著名的侨乡,在国外发展的企业家人数众多,近年来他们纷纷在当地设立教育基金,制定教育奖励政策,其中很多人并没有商业、利益方面的考虑,单纯是为了让家乡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是为了在自己发达以后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这实际上已经成为地方官办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力量,弥足珍贵。
而在笔者看来,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把目光聚集到高考金榜题名者身上的时候,尤其是以“百万现金+豪华洋房”的方式来奖励那些考中北大、清华等著名高校的“学霸”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忘记了那些成绩也许达不到奖励标准,但是却家庭贫困的学生,不能忘记当地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之所以这么说,一则是因为在企业拿出的奖金数额固定的前提下,对个别状元、考入名牌大学学生的重奖,也就意味着没有资金去关注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而这些高考“学霸”家庭经济条件也许并不是太差,对他们的重奖起到的只是一种锦上添花的作用,远远不如对那些家庭贫困学生的雪中送炭更有价值和意义。
二则是一个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否健康,不在于出了几个状元,考上了几个名牌大学,而在于当地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否发达。即便是从一个现实功利的角度来看,培养出名牌大学生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更有利,还是让当地的孩子人人都有学上,尽量延长更多人受教育的年限更有利,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们不反对企业和企业家重奖状元和学霸,但我们更希望他们能够把助学的目光也向那些贫困的学生,向当地的基础教育有所顾及与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