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磨损费"让公交卡押金成为“唐僧肉”

王军荣

2015年06月26日13:41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南京市民王女士近日去办理公交卡(金陵通记名卡)退卡,却被告知曾经被收取的30元押金无法退还,原因是公交卡每月还要收取1元的磨损费,30元押金早就被“磨损”掉了。记者调查后发现,在《金陵通记名卡办理规定》中的确有磨损费一说,但有市民对磨损费收取是否合理,提出了自己的质疑。(6月25日 扬子晚报)

所谓的磨损费,从本质而言就是乱收费,虽然在工商部门有过相关备案,但物价局却没批复过,更重要的是在办卡时工作人员并没有点出磨损费,许多市民根本不知情,而每月一元的磨损费,只是蚕食公交卡押金的借口。

购买公交卡要交10元至30元不等的押金,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这笔看似不起眼的小钱,汇聚起来数目惊人。据住建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数据,全国有约4.2亿多张正在使用的城市公交IC卡。据了解,仅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押金总额超过10亿元。如果公交卡押金能够专款专用或是安静地躺在专用账户上,这可以接受,可事实上一部分押金以“运营”“折旧”等名义被腾转挪移甚至扣光,最终悄然落入公交卡公司的腰包,“磨损费”就是典型的例子。

公交卡押金一向被公众诟病,因为这涉及三个公共利益问题,一是押金的合理性,二是押金标准的合理性,三是退还运用等服务的合理性。可这三个方面至今没有统一的全国版本和合理依据,各地各自为政,只要有当地政府批文即可。

公交卡押金的不合理性已经成为众矢之的,许多城市现行押金标准已远高于卡工本费。北京市一卡通公司等企业透露,20多元的押金中,一卡通的采购成本只占45%,注册用软硬件系统及相关费用约占30%、发行费用约占8%。而由于公交卡押金的不透明,使得公交卡押金成为了“金库”,可以随便支取。

公交卡押金已经病入膏肓,想一般性地治疗是很难断根的,还是干脆将其取消为妙。这虽然看似有点天方夜谭的嫌疑,但却已经在国内有先例。据了解,海口已推出了既免押金又免卡费的公交卡,只要达到最低充值额20元就可获赠新卡。既然海口能做到,为何其它城市就不行?说白了,在巨额利益面前,能否放下,这要看政府的决心和制度的力量,当然,公众的舆论力量也不能轻视。

公交卡押金应该取消,如果目前还不能取消,也应该是到了改革的地步。不能再任由公交卡押金继续“任性”下去。

分享到:
(责编:张思茵(实习)、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