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平均工资别成破坏公平的利器

乔子轩

2015年06月17日13:59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各地2014年平均工资数据陆续出炉。据中新网记者统计,目前全国至少已有20个省份公布了2014年平均工资。数据显示,在这20个省份中,北京的平均工资最高。(6月16日 中国新闻网)

这种以省为单位公布平均工资方式,虽然体现出了地区差异,但由于看不清行业差距、岗位差异,难免令人产生“被评价”之感。从舆论反映看,其结果正是如此,不少网友对照所属省份平均工资发出“拖后腿”的感叹。确实,这种对岗位、对行业不做任何区分的简单平均而来的工资,不过是哄人的数字,到底有几分参考价值令人生疑。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正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但要知道,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设计,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前提条件之一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而促进公平正义,需要有科学、精确的收入数据作为决策支撑,可这种看不清行业差距、岗位差异的平均工资,不仅不能让每个人能看到自身差距所在,而且不能让决策者看清行业、岗位差距,因行制宜、因岗制宜决策,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橄榄形”收入分配格局无法形成,距离共同富裕的目标越越远。

其实,工资分布状态本身就是少数人工资水平较高、多数人工资水平较低的,如果再不精准统计,依然进行简单平均,大多数人不会因平均工资高而增加幸福感,反而让大多数产生分配不公的感觉。国家统计局去年在发布2013年平均工资数据时,不仅分行业分布了平均工资,还首次发布了2013年不同岗位平均工资情况,赢得了社会的点赞。可惜的是,这一打破传统之举并未得到推广适用,不少省份依然固守传统的统计方式,对本省工资平均了之,看似完成了一项年度统计工作,实则百弊丛生。

所以,各地统计部门不能再关起门来搞统计,必须注重倾听民声,回应关切,使平均工资数据体现出差异,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当地工资状态,更应该将国家统计局的经验做法推广应用,同时根据自身实际细化行业、岗位统计方式,使得统计数据无限接近现实。不可否认,落实这些举措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财力、物力,但这是满足数据精确需求、服务改革发展、避免破坏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统计部门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分享到:
(责编:张思茵(实习)、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