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羊城晚报:不妨把“没见过高速”当作有益提醒

晏扬

2015年06月11日15:21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有关高考作文的话题仍在发酵,一封写给高考命题老师的信近日蹿红网络。这名自称来自陕西阎良的农村考生在信中说,今年高考,当他看到“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的作文题目后,一时“不知道如何提笔”,因为“高速公路对我而言,只是电视上、报纸上和书本上的事”,至今没有亲眼见过,而他的父亲是农民,没有汽车,只有架子车……(6月10日中国青年报)

这封信是否真的出自一名农村考生之手,目前尚无法判断。但这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封信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那就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兼顾城市考生与农村考生的特点。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学生,生活环境迥然不同。在此情况下,如果高考作文命题不注意兼顾不同地区考生的特点,就可能造成一种不公平。譬如,如果要求考生写一篇关于大海的作文,显然对沿海地区的考生有利,对中西部地区的考生不利。

不过,具体到“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这个题目,也许并不存在“为难农村考生”的问题。因为,这篇材料作文显然不是要求考生写高速公路、写汽车,其主题是关于遵守交通法规,或者如何看待“亲亲相隐”。考生是否亲眼看过高速公路并不重要,自己家里是否有汽车同样不重要,都不影响考生就遵守交通法规和“亲亲相隐”发表看法。如果没见过高速公路就“不知道如何提笔”,那些没有父亲的考生岂不是同样无从作答?这名农村考生的质疑理由并不充分。

但是,这样的质疑仍然是有其一定价值的,不妨把它当作有益的提醒:一方面,高考作文分值高,往往决定一名考生能不能考上大学、能考上什么样的大学。因此,越来越多省份采用的全国卷在作文命题上,更需兼顾不同地区考生的特点,在题材选择上应该具有共通性、普适性;另一方面,不管是农村考生还是城市考生,平时都应该注重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多积累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通过多种途径增加生活阅历。对学生而言,任何知识积累都是有用的,任何努力都不会白费。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王倩)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