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南方日报:严防工商资本下乡的“负效应”

2015年06月11日09:02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推动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基本方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往往需要资本参与,城市工商资本正是适应这种形势,纷纷下乡参与农村建设,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资金缺口等问题。

然而,资本的逐利天性使得一些工商资本下乡片面追求利润。一些工商资本“心术不正”,到农村“挂羊头卖狗肉”,以农业为名大搞非农建设。有的打着“旅游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开发”等旗号大肆侵占良田,搞房地产开发,有的在国家三令五申下顶风修建高尔夫球场,如此种种,不仅破坏宝贵的耕地资源,更危及国家的18亿亩耕地红线。

更有一些工商资本下乡不是盯着农业,而是瞄准国家对农业相关的扶持政策去的,把很大精力用在部门公关、挖空心思抢占各种补助和项目扶持资金上,无心正常经营土地,任凭流转到手中的大片良田荒芜。

一些工商资本的“任性”也会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诱因。一些工商资本下乡后不是严格按照土地流转或征用的相关法律法规行事,却试图通过与当地实权人物“勾肩搭背”获取土地,侵害农民的正当合法权益,引起群众不满,甚至引发一些社会问题。

防范工商资本走偏产生“负效应”,应尊重农民在土地经营与流转中的主体地位。当前,农村某些地方的治理结构尚不完善,民主决策程序落实不到位。要通过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使农民对土地流转具有真正的话语权,使土地流转符合农民意愿,并合法有序地进行。

地方相关部门要肩负起监管责任。不仅要看管好农业扶持资金的“钱袋子”,防范套取扶持资金,真正让扶持资金用在农业上。同时,还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通过全程的、到位的监督,使土地流转合理、规范开展,避免土地使用偏离正常轨道。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