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长江日报:“众声喧哗”中的“根音”

梅明蕾

2015年06月08日09:56  来源:长江日报  手机看新闻

近些天最引人关注的大事,莫过于长江客船翻沉事件及其救援行动。表现在舆论上,或是一个“全媒体竞播,多视角齐发”的局面,说众声喧哗,倒也恰切。现在沉船已出水扶正,人员搜救已至尾声,但善后处理和彻查原因的工作才刚刚启动。

虽然“众声喧哗”本身是个中性词,以往的印象中,以此来形容信息传播,多少带有“混淆视听”的贬义。不过一个显见的事实是,当重大而复杂的突发事件摆在面前,人们发出各种声音,无非是表达高度关注。“众声喧哗”,是公众舆论出现焦点之时,必然出现的景观。

所以,在“人命关天”的大共识下,我们领略到这样的传播现象:报纸、广电等传统媒体着重宏观层面,把握事件的总体走势;网络媒体则借助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迅速推出有关事故全过程的专业分析及梳理,并发出接受教训的警示;更有诸多新兴媒体(微信、微博、公众号等)一开始便发出多种面向的思考;境外数十家媒体也本着各自定位发出不同声音。而正因有大共识存焉,各媒体的报道中又多有交集。故称全媒体报道系“和而不同”,是一个更正面的评价。

当然,如此海量的信息传播,也不可能不出现一点偏差,如有媒体对事故原因过早的不恰当定性,也有些质疑大大领先于搜救生命的当务之急等等,不免为公众和业界诟病。窃以为这些不足多半源自于信息传播者某些方面的经验不足和能力欠缺,往大里说亦不过是媒体竞争焦虑症所致,而与“别有用心”的阴谋论无关。要说信息传播有底线,那底线便是不能失实,更不可有意制造谣言。

此次国家对沉船救援行动格外重视,政治局常委会也不多见地公开报道。我们也注意到会议还罕有地专就新闻宣传和舆论工作提出要求,照录为“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发布信息,主动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稍具音乐常识的人都清楚,成功的交响乐演奏,靠的是各个声部的紧密配合,各声部音符虽不相同,合起来则成一个和谐整体,正乃原初意义上的和而不同。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则是乐队中低音乐器奏出的“根音”,或称基础音,因为所有的合奏必须建立在这根音上。可以想见,根音不准,整个演奏必呈崩溃之势,更无所谓旋律,音乐成为无“根”之飘浮,不可能动听。这状况颇似当下的媒体发声,表面上看起来一派众声喧哗,但你只要奏准那个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的“根音”,主旋律便清晰,舆论便不会乱,人心便不会散,整个社会也不乏秩序,更有力量。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