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团队联合腾讯研究院近日发布的微信政务民生白皮书中,广东位居全国政务微信发展的榜首。相关报道说,这凸显了广东运用新技术创新社会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目前,政务微信已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的党政部门等。广东省以政务微信总量占比15%排在全国第一位,政务微信覆盖领域包括公安、旅游、交通、教育、医疗、人保、司法等。除信息公开的基础功能外,很多部门都在探索政务微信能提供更多的服务和管理功能。
微信以便捷的发送和传输功能以及在无线网络中几乎零成本的收发特点而普及。现在的微信使用率已超过了QQ、微博等社交媒体。微信目前无疑是政府政务、企业、商业和个人商务的最佳传通工具。深圳罗湖法院首开微信公众号,用于预约立案和案件查询;广州交警在微信账号上实现快撤理赔、交通违法提醒和车辆年审预约……所有这些都省去人们为办事而往返奔波。
电子政务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它具有公开性。电子的特点是按程序行走的,较难进行人工干预,可以大大减少暗箱操作的可能。其次,电子政务可以大量减少打印复印之类的耗材,能够实现低碳政务。第三,电子政务不需要办事者亲临政府机关,在网上即可办成许多事情。这对个人可以节省交通费用,也可减轻交通拥堵压力。第四,对值班者来说,电子政务不用固守办公室,可随时随地办公……
但微信只是电子政务的一种,仅仅用好它是远远不够的。在微信问世之前,官方微博已是电子政务的主流工具之一。相比微信的闭合性,微博就更加开放了。在微博里,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反映和讨论问题。然而大部分的官微还停留于单向的信息发布,还不习惯于官民之间的互动。缺少互动的主要原因,是执掌微博的值班者基本都是一般工作人员,缺少必要的授权,不敢轻易表态。尤其是面对网络“蒙面人”的直率态度和粗鲁言语时,值班者的心理承受力还没有得到必要的训练,很容易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因此在微博里,官方往往除了堵就是躲,让这个开放式微论坛发挥不了意见收集和良性互动的作用。
而无论是微博、微信还是公共邮箱的使用,都只是社交媒体的单打独斗,更能发挥电子政务作用的,还是网络联动。最近一段时间,“证明你妈是你妈”,“证明自己是自己”之类的笑话不断曝出。人们为了出具身份证明、学历证明、婚姻证明、生育证明、财产证明、无罪证明等等,都经常要费时费力费钱地跨省跨地往返奔波。如果人们的相关资料都录入电子档案并全国联网,还需要如此大费周章吗?
在网络已经把地球缩成一个村落的今天,我们的个人档案为什么还要孤独地散落在全国各地?显然,联网的障碍不在技术,而在政府的电子政务的意识和认识。我们的许多政府官员还是电子技术“文盲”或“半文盲”,自然想不到去升格和普及电子政务。
因此,广东政务微信夺冠,还不等于电子政务的业绩飘红——只有把所有最先进的电子手段娴熟地运用于政务,那才到庆贺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