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羊城晚报:高校“生源之忧”孕育生机

戴先任

2015年06月04日15:19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6月2日,中国教育在线发布了《2015年高招调查报告》,某些高校的“生源危机”仍然是这份报告的核心词。今年的调查报告指出,2014年我国的高考报考人数比上一年增加27万,是自2009年高考报名人数连续5年下降后的首次回升。生源回升了,但是报告显示某些高校的深层问题并未缓解,反而进一步加深了。(6月3日中国青年报)

2014年高考报名人数达到937万人,比前一年增长27万人,二十多万“生力军”的加入,为高考增色不少,更显得蔚为壮观。但表面的繁华难掩内里的隐忧,从长远来看,生源下降是总体趋势。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考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多数大学为了能招到学生,不惜降低门槛,导致生源质量下降;而国内高校“同质化”严重,比如很多高校都设有英语专业,缺乏特色与定位成了全国许多高校的普遍问题;另外高校的教学质量下滑等等,也备受社会关注。

近几年来的“史上最难就业季”,何尝不是因为某些高校没能找准自身定位和高校教学质量差造成的。一边是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理想工作,一边却是制造业的用工紧缺。这也造成一些学生产生读不读大学一个样,甚至认为读大学是浪费青春的想法。

此次《报告》显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最近两年呈现加速上升趋势,这意味着高等教育由“卖方市场”开始转向“买方市场”,而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即将到来,学生、家长有了更多选择权,这给了高校更多压力,高校将进入被选择时期。

多方面因素使得某些高校的深层问题年甚一年,但生源危机也能倒逼高校实行改革,比如可以倒逼一些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变,让高校变为特色办学,教学内容多与社会需求挂钩。学生不好招了,学生选择面广了,高校之间的竞争激烈了,反倒有利于高校提高教学水平,改变办学方式以吸引学生前往就学。适龄人口的下降,是无法更改的事情,就算因此压缩一些高校的招生计划,甚至可能会造成一些落伍于时代的高校被淘汰,但这对整个教育事业,又何尝不是好事?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