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人民日报红船观澜:基层年轻干部为何留不住

赵 兵

2015年05月26日06: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基层年轻干部为何留不住(红船观澜)

  近日,与一位在基层工作的友人交谈时得知,当初和他一起入职的三个年轻干部,短短几年间,已有两人考走了,而他也在跃跃欲试。问及原因,答曰:一方面,感觉不太好;另一方面,别人走了,自己也待不住。

  在另一次采访中,几位基层领导干部也感慨,现在基层留不住年轻干部,特别是优秀的年轻干部,这给基层工作带来一定影响。

  实际上,基层年轻干部的去留问题,并非如一些舆论场上渲染的“公务员离职潮”那般夸张,很多是体制内的流动,尤其是从基层向更高层级党政部门的纵向流动。应该看到,这种人才的流动有其合理性,年轻干部经过基层的锻炼,更加了解基层群众的需求,对群众也更有感情,带着这种经验和情怀进入上级机关会更“接地气”。同时,基层也会在“新鲜血液”的补充中获益,新入职的年轻干部往往敢闯敢干,思维敏捷,充满活力,为基层工作带来清风。

  然而,“基层留不住年轻干部”的感慨,在不少地方确是一种客观事实,其对基层工作带来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年轻干部的频繁流动会影响基层干部队伍的稳定性,难免会造成人心思动,易形成人才流失的“蝴蝶效应”,一些优秀年轻干部的流失,也会一定程度上造成基层用人时的捉襟见肘。事务繁杂的基层本是培养年轻干部不可多得的“大学堂”,而干部培养的成本对于并不“宽裕”的基层来说也是一种不小的负担。此外,基层工作多与群众直接打交道,刚被群众熟识,又换成了新面孔,难免会影响服务群众的质量。

  不可否认,很多年轻干部在基层磨练增长才干,走上了其他岗位继续发光发热。但也有不少年轻干部,从大学“象牙塔”来到服务群众“第一线”,“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尴尬往往让他们措手不及。究其原因,友人那一句简单的“感觉不太好”道出的却是其中并不简单的纠结。有的年轻干部不会与群众打交道,所学与实践脱钩严重,一身书生气下不了田间地头;有的心高气傲,认为群众的诉求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没耐心也没心思去处理;有的作风浮躁,从“来”的时候就想着将来怎么“走”,总觉得在基层难以实现自我价值,总想做一番大事业……无论是“本领恐慌”,还是“眼高手低”,都让这些年轻干部无法踏踏实实在基层服务群众。

  客观环境也让不少年轻干部难以适应。“工作累、待遇低”“成就感不足”“生活条件艰苦”等常有的抱怨,一定程度上也是现实的写照。再者,如选拔任用上的论资排辈,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等基层政治生态问题,让一些年轻干部同样面临着类似于“逃离北上广”与“逃回北上广”的矛盾选择。除了物质激励,提拔任用是对基层干部的一种重要激励手段。而在基层,领导岗位职数的有限性导致竞争非常激烈,不少年轻干部过早地看到了自己人生的“天花板”,曾经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在有些年轻干部那里缩减成了办公室里的“偏安一隅”。

  就这样,不少年轻干部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离开基层。

  想要年轻干部更多留在基层,不妨多一些对年轻干部的关爱,从物质和精神上给予更多激励。同时,也要继续加强从严治吏,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基层工作环境,为年轻干部搭建施展才干的良好平台。

  基层年轻干部自身也要加强修养,多一分定力,少一分跟风;多一分踏实,少一分浮躁,在基层岗位上锤炼自我,勤恳工作,在服务群众中增长自己的才干,在服务群众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分享到:
(责编:刘军涛、文松辉)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