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观点>>正文

“替父还债”,社会信任建设的“乡土经验”

杨朝清

2015年05月22日15:04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这些年,在宁夏平原古老的唐徕渠旁,杨林替父还债的事迹成为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9年前,因为救人,父亲杨志明突然离开了人世,还留下一大笔外债。年复一年,儿子杨林替父还债,直到今年年初,才彻底还完19.7万元欠款。作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杨林的事迹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点赞。 (5月21日《中国青年报》)

生命如此脆弱,脆弱到一次不经意的邂逅,都可能改变人生轨迹。面对落水儿童,杨志明没有选择袖手旁观,而是勇敢地伸出了双手。然而,由于见义勇为保障机制的匮乏,他的善举不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激励和认同,反而让一个原本充满光亮和温暖的家庭陷入了困境。

在道德焦虑、利他行为动力不足的当下,“替父还债”、“替子还债”的诚信样本一次又一次打动我们。从法律规范上讲,作为父亲遗产的合法继承人,杨林应当在继承父亲遗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清偿父亲所欠债务。只不过,当父亲所欠债务超过所留遗产,“替父还债”就是一种超越法律义务的责任和担当。

有欠条也好,没有欠条也罢,面对上门讨债的乡里乡亲,杨林并没有选择赖账,而是将父亲的欠条写成自己的,承诺由自己来还钱——在现代的法理叙事中,契约就是书面上的白纸黑字;在传统的道德叙事中,契约就是一种说话算数的“良知”,是一种自我约束机制。“抬不起头”、“没脸做人”的背后,是杨林对家庭观念的尊重与回应。

“替父还债”不仅说明了一种亲子关系,也恰恰表现出中国文化特有的人格建构模式。作为一种关系性的存在,中国的个体不是仅仅凭借出生就可以拥有自主性的个体,而是必须扮演好一生中各种各样的角色之后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倘若杨林选择了逃避,就会影响父亲和自己的口碑和声望,在社会评价体系中“低人一等”。

在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面对机会主义盛行、诚信缺失的种种乱象,许多人都着眼于制度和基础秩序的重建,却忽视了对人性的“救赎”。只有当个体的人性价值得到充分的重视,公共秩序和社会文明才会得到坚固的支撑。毕竟,再完美的制度也难免存在“漏洞”,而能够有效地堵着这些漏洞的,就是人性中的善良和责任。

亲戚朋友、邻居愿意借钱并且不打欠条,源于一种社会信任;不愿意辜负别人的信任、不愿意亏欠别人的“替父还债”,也是为了坚守良知、重建社会信任。推进依法治理社会既需要制度建设的伸展,也离不开良知唤醒和人性救赎。 “替父还债”的细节推动,看似微弱,却为社会信任建设提供了难能可贵的“乡土经验”。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